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人民網看陝西

“5毛錢”裡的大民生

王麗
2023年09月19日10:26 |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小字號

“南二環經九路天橋底下的香菇絲夾饃,格外好吃!”這是附近上班的年輕人們口口相傳的“早餐心得”。

隻見老板個子瘦小,卻精明強干。“小橘傘”下的他衣著干淨,麻溜地為匆忙的上班族取著餐食。餐車旁邊還挂著黑色的大袋子、笤帚和簸箕,專門用來在結束后打掃餐車區域。

餐車裡,豆漿、包子、漢堡、八寶粥等,都是西安市民喜歡的早餐品類,價格從1.5-6元之間不等。“我在西安17年,親眼見到它的包子隻漲了5毛錢。”清潔工徐師傅說。

像這樣的早餐網點,在西安市共有1586個。17年間,無論嚴寒酷熱、刮風下雨,每到早上7點多,准時出現。每天為近30萬人提供著安全衛生、營養健康、價格實惠、方便快捷的放心早餐。背街小巷裡、繁華天橋下、學校門口前......市民幾乎一出門就能買到。

這把小橘傘下冒著的飯菜熱氣兒,蒸騰起溫暖的清晨。

“放心早餐”攤點。石翔攝

17年,

一任接著一任干的民生工程

有人說它小,在匆忙的都市節奏中,只是不起眼的存在,每個品類不過幾元幾毛甚至幾分錢。但民以食為天,背后傾注的,卻是西安市政府17年間一任接著一任干的民生擔當。

2006年5月,西安成立了“西安市早餐工程”領導小組,牽頭組織實施全市的“放心早餐工程”。

2006年12月,首批200多個“放心早餐”供應點與市民見面,日供應早餐4萬份以上,緩解了近30%的人(主要是學生和上班族)因購買不方便不吃或少吃早餐的局面。政府引導、市場運作、部門配合、企業承辦的“特殊早餐”,從此與每個西安市民密切相關。

為保証市民吃得放心且歡心,政府嚴格控制價格,一個大於市場1倍的肉包子,才賣到1元錢。並嚴格監督車間生產流程,高標准把控食品安全。

“要求採取‘統一標識、統一採購、統一生產、統一配送、統一價格、統一管理、分散銷售’的直營連鎖模式。當天生產、當天銷售,產品的外包裝上都有生產日期。如果當日銷售不完,回收后集中銷毀處理。從產出到配送到銷售點時間不超過1小時,以保証食品新鮮度,讓市民吃得更可口。”西安市放心早餐承接企業的負責人王淑惠說。

把市民的“早飯問題”當回事兒!17年間,西安一手抓企業生產把關,一手傾斜相關民生政策,在嚴管中厚愛,將“放心早餐”工程做成了全國標杆——商務部指定的全國放心早餐示范企業。

如今,1586個攤點將熱氣騰騰的早飯送到離市民近一點再近一點的地方,在眾多餐食品類中選得放心,吃得安心,成了眾多上班族、老人及小孩的“晨起第一事”。

“17年來,我們家幾乎一周四五天時間都在吃‘放心早餐’。小孩愛吃八寶粥,老公愛吃大肉包子。10分鐘買到,一家5口人,花不過15元錢。”家住在小寨賽格附近的市民高子雯女士說。

一心耕耘中,花開簇三朵:群眾滿意,企業壯大,政府放心!當初的承接企業,已經成為一家集研發、生產加工、包裝、倉儲、配送、銷售於一體的現代化食品生產加工、配送企業。

“沒有政府的鼎力支持,‘放心早餐’不會走這麼遠,更不會發展這麼好。”王淑惠說。

“放心早餐”攤點。石翔攝

5毛錢,

堅持親民價格 以良心扛起社會責任

政府牽頭,企業承接,最終落腳點還是老百姓。食品質量要高於行業標准,早餐價格卻必須低於一般市場價格。這豈不是一不小心就虧本的買賣?

但王淑惠扛下來了。

“食品質量高,價格低,這些硬杠不能打折。如果實在是利潤薄,那就用情懷去堅守﹔不賺錢?那就用良心去堅持。這不是生意,是民生工程。我們不是單純的企業,是政府服務民生的一個轉換器。”

17年來,很多產品隻漲了僅僅5毛錢。

“同行”們有時不解,也問推著“放心早餐”餐車的老兩口,“你們這麼做,是圖了個啥?”

他們卻相視一笑答,“價格沒漲,錢其實也沒少給我們。”

17年來,食材增加的成本部分,政府和企業,又扛下了!

“那就讓利唄!”面對幾乎違背“盈利規律”的做法,王淑惠坦然地說。

“食品安全底線不能降!國家規定可以使用甜味素,但我們用的是蔗糖,單用蔗糖這一項每個月的成本增加29萬多。但這一項省不得!大家都說成本上漲了,利潤越來越薄,怎麼辦?那就用更真誠的態度去贏得更多市民的認可,擴大網點規模,從管理上要利潤。”

越難,就要越准時,越安全,品質越高!王淑惠“反其道而行之”。

每天凌晨3點,70多輛配送車會准時從位於西安草灘的中央廚房出發,實行多環節的密閉管理,安全衛生地送到1586個攤位點。

“凌晨4點起來接車,6點擺上,因為那時候清潔工人要吃飯,最多花3元錢吃飽。都是下苦人,就偏愛我們這裡。”鳳城五路攤位點上的員工張改娟說。

“我2011年大學畢業來西安,工資1300元,是‘放心早餐’1元錢的大肉包子讓我在最困難的時候能吃得飽,留下來。17年過去了,我一個月工資漲到了18000元,當初的包子竟然才漲了5毛錢。一個早餐工程,體現的是一座城市的溫暖和擔當。”西安白領王女士說。

一到下雪天或特殊情況下,早餐直接“免費送”,也是常有的事。“有一次,我們送出了3萬多份早餐券給環衛工人。”張改娟說。

“中央廚房”裡,工人們在忙碌。石翔攝

3000人,

政企攜手 用“煙火崗位”給百姓溫度

走進西安北郊草灘一座佔地50畝、面積18000平方米的“中央廚房”裡,機器轟隆著,與人工精准而完美的配合著。3米多高的不鏽鋼豆漿機一刻不停地將黃豆磨漿再煮沸﹔600余名工人在巨大的流水線上有條不紊地配菜、制作面點……

進入雜糧挑選車間,翟江艷和工友狄亞勤正低著頭,在工作台上專心致志地挑選葡萄干﹔進入面點車間,薛航和工友任曉飛動作麻利,合作默契......

與轟隆的機器聲形成鮮明對比,他們之間的交流,卻是“無聲”的,手語嫻熟,手裡的活兒也一絲不苟——他們是聾啞人,一共21個。

薛航,渭南市華州區人,一干就是十年﹔付婷今年34歲,進公司之前在火鍋店打工。2017年,通過丈夫朋友的介紹,來到這裡。他們中5年、10年,甚至17年的老員工很多,月薪拿到4000-6000元左右還管吃管住。有了這份穩定的工作,有人結婚生子,有人買車買房。

據介紹,除了車間工人,在“放心早餐”工程這個民生網上,還連接著3000多個員工的生計。他們中的下崗工人、進城務工人員、殘疾人和退役軍人等,佔到了80%。

今年52歲的何玉珍是西安小寨西路一個攤點上的員工,她38歲下崗再就業,成了網點工人,一干就是十幾年。“凌晨兩點半起床,4點領餐,上午10點前能賣完所有餐食,一個月平均下來有6000元收入。”何玉珍說。

據同事介紹,何玉珍已經在西安東郊買了房子,老伴兩個加一起,還買了車,並一直在偷偷資助大學生上學。“這是個政府的民生工程,不是簡單的小買賣。我們當初是靠政府做的這個事情,有了再就業的機會,有了生計。現在日子好了,也得盡點自己的社會責任心。”何玉珍說。

民生無小事,哪怕一根針。從這樣的初心出發,政府+企業+弱勢群體的“民生工程”實現了“一子落,滿棋活”。17年過去了,社會形勢發生改變,如今老齡化成了社會議題,在早餐供給側做更改,把觸角延伸到離老年人更近的地方,成為當前“放心早餐”工程思考的問題。

“為滿足群眾日常生活需求,我們還研發推出了鮮食家常菜項目,並成功上線點餐平台,現已進入全市260多個社區試點。”王淑惠說。

(責編:王麗、吳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