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成本下降、效率提升、體驗優化

快遞物流越來越“聰明”(網上中國)

本報記者 葉子
2023年08月25日08:4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從手寫面單到電子面單,再到自帶識別標簽的快遞箱﹔從手拉肩扛到自動分揀,再到無人配送車和機器人……“汗水快遞”正在向“智慧快遞”轉變。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3年中國智慧物流市場規模將達7903億元。

  機器人送件到工位

  “您的快件到了,請輸入手機后四位取件。”“取件成功,今天又完成了一單,好開心呀!”在深圳市南山區某寫字樓內,白領葛女士成功簽收了一份快遞。與眾不同的是,這單快遞由一位會說話的樓宇配送機器人“小豐”完成。“小豐”的“體重”約30斤,長0.49米,寬0.42米,高0.98米,“頭部”有一塊屏幕,“身體”被分成2個快遞艙。當葛女士輸入取件碼后,它會自動打開相應的快遞艙。對此,葛女士評價:“操作很方便,我在自己的工位上就可以收發快遞,科技感、未來感很強!”

  兩個月前,順豐速運在這棟辦公樓投放了4台樓宇配送機器人,與快遞小哥、后台系統合作,提供智能快遞配送服務。機器人的艙體容積達70L,可爬坡,可避障,目前每天可配送70票快件。

  順豐智慧樓宇解決方案高級經理熊超告訴記者,配送機器人是智慧物流體系生態鏈中的終端。它的投入,可以實現在CBD樓宇的零接觸配送,人們在辦公室卡位上即可收取快遞﹔同時,智能機器人也能幫助快遞小哥提升效能,減少人為錯誤和延誤。這將大大改善最后100米的配送體驗。

  這款樓宇配送機器人有著完整的感知認知功能組件和定位導航功能組件,軟硬件模塊均支持自診斷和冗余安全,能實現機器人閉環場景自主閉合。例如,因為安裝了樓宇內電梯智能物聯的應用,在需要乘梯、過電子門、過閘機時,機器人隻要到達目標附近,就能通過無線信號發出指令,快速開門,等機器人通過后,門又能快速關閉。

  “麻煩大家把中間的位置讓給我,小豐要去五層了”“我給大家表演個魔術吧——隔空按電梯”……乘電梯時,“小豐”還會與周圍人幽默互動,非常討喜。因為打通了順豐的智能客服系統,當有人問它某些物品是否可以寄遞、多久能夠到達等問題時,“小豐”也可以解答。

  近年來,類似的末端智能機器人在高端寫字樓、商業綜合體、校園、醫院等場景越來越常見。專家指出,這些末端的智能配送業務,有助於配送成本下降、配送效率提升、客戶體驗優化,並在此基礎上建立全流程“機器人+”的智能攬派新業態。

  快遞箱自帶可識別標簽

  在被稱作“世界超市”的義烏,從中國發向海外的小商品正在義烏鐵路口岸倉庫進行檢驗。隻見工作人員手持一台小機器,對著托盤輕輕一掃,整托的商品信息就批量上傳到了系統,不僅省時省力,而且准確快捷。

  這其中有什麼“高科技”?菜鳥物流科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仔細看,其實托盤、貨架、地堆上貼有菜鳥RFID標簽,讀取標簽的設備則有RFID手持機、RFID通道門、RFID叉車改造。通過應用RFID技術,這裡的物流作業變得簡單高效、智能便捷,人工作業成本也大幅降低。

  RFID(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無線識別技術,可以在不接觸的情況下利用無線電來進行識別。掃描效率高、成本低,是RFID最大的優點。在貨物盤點、出入庫交接以及全鏈路追蹤中,這種技術都能起到作用。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以前,他們需要繞著托盤進行人工盤點,手持紙質單據一一對賬,再錄入系統,不僅勞動強度較大,而且容易出錯。現在,RFID標簽被應用到了托盤中,“一托一碼”,每一個托盤都實現了數字化升級。流通期間,哪怕是上架、下架、地堆等一個個小動作,都會在系統中被自動記錄。再加上RFID通道門等其他相關讀取標簽信息的設備,貨物在流轉時能自動記錄信息、自動開門,實現無感流轉。

  業內人士表示,RFID技術的大規模應用,有望大幅推動供應鏈和物流領域的數字化升級。菜鳥物流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菜鳥RFID標簽出貨量已超1億片,廣泛應用於物流、鞋服、食品等行業,助力商家實現數字化供應鏈管理。

  例如,在食品行業,因為有大量液體以及金屬包裝,RFID讀取識別難度高。通過優化芯片、讀寫器及其背后的一整套識別算法,RFID的識別准確率大幅提升。通過內置在紙箱的RFID標簽,貨物在供應鏈上下游哪個環節停留了多少時間、有沒有串貨均一清二楚,品牌可以根據數據的實時採集、提取、分析,進行動態決策,驅動業務增長。

  倉庫有了“指揮官”

  每到電商大促前夕,廠家紛紛提前備貨,倉庫空間緊張,如何做好調度?用戶集中下單時,又如何確保快遞及時送達?

  在京東,“京調”智能運力調度平台可以將前端用戶下單、快遞攬收、倉儲生產等環節的數據與后端路由情況、承運商和司機資源打通,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進行貨量預測,智能規劃線路提供調度派車方案建議。

  “一線調度員原本需要向多個部門獲取數據,人工進行貨量預測,並且規劃好線路,讓車輛少空駛,工作量大,費時又費力。現在,這些工作全部由調度平台完成,人工隻需要對方案進行確認即可。”京東物流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樣一來,原本承運商要准備多種不同型號車輛,司機需提前24小時到場等待,現在承運商隻需要根據具體要求准備某些型號的車輛,司機進場等待時間也縮短至8小時。

  除了智能調度平台,還有智能倉儲系統。京東物流有關負責人介紹,從入庫到在庫再到出庫全環節,“智能大腦”就是智能倉的“指揮官”。

  在商品入庫環節,通過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算法,系統會預測商品的暢銷度和關聯度,優化商品存儲位置。比如將暢銷品存放在靠近揀貨產線的儲位,方便補貨和快速揀貨。在揀貨環節,智能倉儲系統通過智能定位,引導揀貨員走最優揀貨路徑。到了商品出庫環節,大數據算法會根據商品的長寬高推薦合理的包裹數,避免打包時出現大箱裝小物以及訂單包裹數過多、過度拆包的情況。

  業內人士表示,在實際運用中,“智能大腦”的技術和算法還會持續優化,未來將進一步提高倉內全環節的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責編:賈凱璐、吳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