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生態保護修復、深度節水控水、流域防洪減災等任務
陝西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質增效

本報訊 (記者 楊曉梅)8月21日,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省黃河辦)獲悉:今年以來,我省聚焦生態保護修復、深度節水控水、流域防洪減災和高質量發展等任務,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取得新成效。
政策體系不斷完善。我省制定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年度工作要點,並出台黃河保護法貫徹落實意見,修訂實行《陝西省渭河保護條例》《陝西省濕地保護條例》,印發《關於全面加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工作的意見》,制定《陝西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項獎補實施方案》,還與山西省簽署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推動重大國家戰略落實落細。
問題整改扎實推進。我省推進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警示片反饋問題整改,目前2021年反饋的35個問題已完成整改32個,2022年反饋問題正以清單化、項目化形式推進整改。
項目支撐持續增強。我省圍繞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基礎設施等方面謀劃儲備一批重點項目,爭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方向2023年中央預算內投資12.12億元。同時,我省安排24.81億元資金重點支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沿黃防護林提質增效、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和專項獎補等。
生態修復有序開展。我省科學組織實施“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還草、天然林保護等工程,完成營造林194.12萬畝,治理沙化土地71.9萬畝﹔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1019.44平方公裡,除險加固371座病險淤地壩﹔開展秦嶺區域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清零行動”,實施32個黃河流域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項目,秦嶺國家公園、大熊貓國家公園陝西片區加快建設。
污染防治成效顯著。我省扎實開展黃河干流陝西段、渭河干流、石川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持續推進黃河流域城鎮污水處理廠提質增效行動,開展黑臭水體整治專項行動,啟動黃河流域“清廢行動”。全省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全部達到“長制久清”要求。今年前6月,我省黃河流域65個國控斷面Ⅰ類至Ⅲ類水質斷面佔比達92.3%,同比提升1.5個百分點,黃河干流水質為優。
防洪節水統籌推進。我省加快推進黃河小北干流治理等工程建設,強化山洪、城鎮內澇及江河庫壩等重點區域防汛工作﹔加快建設重大調蓄防洪工程,引漢濟渭實現先期通水,榆林黃河東線馬鎮引水工程施工支洞建設完成,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工程完成環評批復﹔完成地下水管控指標確定工作,完成渭河、涇河等25條跨市河流水量分配。
綠色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我省建好用好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編制西安“雙中心”建設實施方案﹔持續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神府、陝湖、渭南三個國家新能源基地項目全面開工﹔數字經濟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建立,智慧能源、智能制造等領域25個優秀案例在全省示范推廣﹔中歐班列長安號今年上半年累計開行2619列,同比增長46.2%,核心指標穩居全國第一。同時,我省“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考古中國”相關工作取得重大進展,黃河流域發現長達百萬年、基本連續的古人類文化遺存。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