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警惕“炒飯綜合征”

有人早餐時用家裡的隔夜剩米飯給自己做了一份蛋炒飯,當時吃完也沒有明顯不適,蛋炒飯口感也不錯。可到單位后漸漸感覺身體不舒服,出現頭暈、惡心,緊接著就是劇烈嘔吐、腹瀉水樣便。送醫診治后才逐漸好轉。這是因為食用了被蠟樣芽孢杆菌污染的隔夜剩米飯所致,這也是最常見的一種食源性疾病——俗稱“炒飯綜合征”。
何為“炒飯綜合征”
“炒飯綜合征”是指食用了室溫下長時間放置的米面食后出現的,以惡心、嘔吐、頭昏、四肢無力、口干寒顫、胃部不適和腹痛等為主要症狀的一類食源性疾病,主要是由蠟樣芽孢杆菌等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食物引起的。
以蠟樣芽孢杆菌為例,該細菌廣泛分布在土壤、水、空氣中,生長溫度范圍20—45℃,生長繁殖的過程中會釋放毒素,這種毒素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被蠟樣芽孢杆菌污染的食物主要為含澱粉較多的各類食物,室溫放置的米飯就極易被污染,且外觀一般無明顯變化,看不到腐爛變質現象,很難通過肉眼辨別。米飯煮熟后但未完全食用時,通常會在室溫下放置數小時以冷卻,然后做成炒飯。在這個過程中,被細菌污染的冷米飯釋放毒素,而加熱並不能消滅毒素,進而引起消化道症狀。
怎樣預防“炒飯綜合征”
1.嚴控加工制作時間
米飯煮熟后不宜在室溫下放置過久,一般不應超過2小時。制作炒飯時應確保食物加熱均勻並徹底熟透。加工好的食物如不立即食用,應盡快冷卻,低溫保存,再次食用前應充分加熱。
2.提高個人防范意識
外出用餐或訂購外賣時,對炒飯、飯團、紫菜包飯、壽司等米飯制品,應確認食物的新鮮程度、儲存溫度和時間等是否符合要求,購買后應盡快食用,不宜久放。
3.集體配餐單位要防范風險
要嚴格控制好食物加工、放置、配送等過程中的溫度和時間。食品應使用密閉容器盛放,並標注食用時限和食用方法,提醒消費者盡快食用。烹飪后至食用前需要較長時間(超過2小時)的,應在高於60℃或低於8℃的條件下存放。供餐過程中,應採取有效防護措施,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陝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衛生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熱門排行
- 1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
- 2認真學習貫徹中央政治局會議和習近平…
- 3“鋼鐵駝隊”讓陝西高水平開放“加速…
- 4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汛救災…
- 5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生態環…
- 6不負期許 奮勇向前
- 7把總書記擘畫的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 8陝西:行政處罰權下放 促進基層治理…
- 9以更加嚴實舉措抓好整改整治 持續推…
- 10把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
- 11影片《遠山花開》獲獎
- 12陝西跨區劃檢察改革一周年:為美麗中…
- 13要守護好中華文脈
- 14這裡是市民“幸福園”
- 15神木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白永…
- 16中國西部國際汽車工業博覽會在西安開幕
- 17趙一德趙剛走訪慰問駐陝部隊
- 18人工飼養朱鹮成功代養3隻野外幼鳥
- 19上半年陝西GDP同比增長3.7%
- 20陝西高院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