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汉阴县:采茶有了好帮手

今年以来,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在果蜜红茶产业发展中迈出了关键一步,通过推动生产方式从传统人工向机械化转变,为当地茶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茶产业是汉阴县农业的支柱产业,年产茶叶2400吨,产值达8.1亿元。此前,多数茶企在茶叶生产加工中依赖传统人工,导致效率低、产量有限且成本偏高。
为破解这一困局,汉阴县农业农村局主动牵头,引导茶企购置采茶机、引进全自动茶叶生产线、建成标准化生产车间,成功推动全县果蜜红茶生产从传统人工模式转向机械化生产。
“今年我们开始采用机械化采茶,以前一个人一天只能采20斤左右,现在一个人操作机器,一天能采摘200斤左右。”汉阴县凤凰山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春介绍。
山上采茶用上了采茶机,山下茶企也换上了新设备。在安康果蜜红茶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条集萎凋、揉捻、提香等工序为一体化的全自动生产设备正高速运转。在这里,刚刚采摘的夏茶鲜叶经过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褪去青涩后变成黑褐油润、条索紧细的红茶。
安康果蜜红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冯卫平说:“机械化制茶相比以往使用人工生产,既提高了产能又降低了成本,使产品价格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无论是人工还是机械生产,汉阴果蜜红茶的品质始终如一。“我们将机采机制的果蜜红茶与春天手工采制的果蜜红茶做比较,机采机制的果蜜红茶完全达到了我们果蜜红茶的品质要求。”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鲁成银说。
“今年,预计全县可生产果蜜红茶800吨,产值达3亿元左右。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鲁成银教授进行深度合作,制定果蜜红茶机采机制标准化工艺流程,打造红茶行业标杆。”汉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徐春明说。
如今在汉阴县,一片片“绿叶子”正蜕变为“金叶子”,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活力。未来,汉阴将持续深化科技赋能、推动三产融合,让千年茶乡焕发新生机,让更多百姓端稳“生态碗”、吃上“产业饭”。(来源:汉阴融媒 刘东 王建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