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陕西频道

做好传、帮、带 织就儿童“健康网”

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
2025年03月28日09:58 | 来源:人民网-陕西频道
小字号

年均诊治来自陕、甘、宁、青、新、晋、豫、蒙、藏等九省区的罕见病患儿超千例;近三年培训二级医院医生430人次;开展业务帮扶、开通检验结果互认、远程会诊等六个绿色通道……

这是成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西北)后,西安市儿童医院发生的巨大变化。

2017年,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出台相应规划,原则上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6个区域,遴选医、教、研、防、管理均具有领先水平的医院,按照儿童、肿瘤、心血管等专科设置相应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调整优质医疗资源布局,在区域内解决患者看病就医问题。

作为陕西省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院前急救及管理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童专科医院,2020年8月31日,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审核批准,西安市儿童医院被正式设置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西北)。

辐射西北 打造危重症救治体系

轩轩是银川某三甲医院的一名住院患儿,出生刚刚满月就被发现患有罕见的心脏肿瘤,随时可能导致右心梗阻、心跳骤停,危及生命。2月14日凌晨,当地医院紧急联动西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转运中心。伴随监护仪的滴答声,轩轩跨越数百公里被送入西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医学科(NICU)。经多学科联合救治,轩轩的病情得到控制。

刘建萍医生(左)正和同事讨论轩轩的病情。受访者供图

刘建萍医生(左)正和同事讨论轩轩的病情。受访者供图

“病理报告显示轩轩得的是极为罕见的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及时转运和精准救治是唯一生机。”西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医学科主任刘建萍医生感慨道。

随着新生儿急救转运系统与NICU、新生儿外科及手术麻醉科无缝对接,西安市儿童医院已经为西北地区超800例危重患儿打通了生命通道,区域作用显著。

“我们不断加强危重症的转运、救治能力,打造覆盖西北地区的儿童及新生儿危重症救治体系,在普通陆地院前急救模式基础上,增加了空中救援模式,为西北地区急危重症患儿开辟了急救绿色通道。”西安市儿童医院院长许鹏介绍。

西安市儿童医院远程诊疗中心。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西安市儿童医院远程诊疗中心。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在西安市儿童医院手术室,达芬奇机器人精准操作肿瘤切除;远程会诊中心内,医生刘峥正为新疆患儿“云端”诊断。医院率先在西北儿科领域开展机器人手术、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尖端技术,并依托远程平台完成跨省会诊30例,实现了“数据多跑路,患儿少奔波”。

技术下沉 激发基层医疗活力

往来流通的不只是病例和诊断报告。2024年西安市儿童医院还派出29人次赴新疆库车市人民医院、陕西佳县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进行区域内医疗巡诊工作,接诊患者600余人次;派出47人到省内泾阳县、大荔县、富平县、甘泉县等地进行为期一年的业务帮扶。

“我们先后牵头组建了‘陕西省儿童医疗联合体’‘西北儿科联盟’,在医、教、研等方面全方位帮扶基层医院,加快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充分发挥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对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帮助提升作用。”许鹏告诉记者,目前西北儿科联盟成员单位已有104家,覆盖了西北五省以及山西、内蒙古、西藏等省区。

聂莹(中)正在西安市儿童医院学习消化内镜技术。受访者供图

聂莹(中)正在西安市儿童医院学习消化内镜技术。受访者供图

在山西省临汾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儿三科主任聂莹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张她在西安进修培训时的学习照片。

2020年,根据医院安排,聂莹前往西安市儿童医院进修学习儿童消化内镜技术,谈到当时的学习经历,聂莹记忆犹新,“当时,晋南地区尚未开展儿童消化内镜技术,进修过程中,我接触到许多反复便血、发热、腹痛的患儿,掌握了大量新知识和新技术。”

学成归来的聂莹,带领自己的团队顺利开展了结肠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不开腹、不切除阑尾就可根治儿童阑尾炎,临汾市妇幼保健院自此开启了儿童胃肠病治疗的“微创时代”。

西安市儿童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已为全国各地医院儿科培养内镜技术骨干140余名。西安市儿童医院供图

西安市儿童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已为全国各地医院儿科培养内镜技术骨干140余名。西安市儿童医院供图

作为中国医师协会首届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中唯一的一所儿童基地,自2010年至今,西安市儿童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共培养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儿科内镜技术骨干140余名,先后手把手帮扶20余家进修学员所在单位实现儿童消化内镜微创诊疗“零突破”。

“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新的起点,我们将持续强化学科集群优势,推动儿科人才素质与服务水平‘双提升’,为西北区域内儿科医学发展和医疗服务能力建设贡献力量。”许鹏说。

(责编:贾凯璐、邓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