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秦大地体验“非遗版”春节
巧手捏百态 匠心护传承

1月30日,雪后的秦岭终南山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游客在南五台景区登高观景。母家亮摄
1月30日,在西安市“皇城里·民乐园”步行街,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许奥博摄
泥塑是古老的民间艺术,以泥土为主要原料,手工捏制,以人物、动物形象为主,深受群众喜爱。在杨凌,有这样一位手艺人,多年来用巧手捏出上万件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大家亲切地称他“泥人周”。
“泥人周”名叫周晓鹏,是杨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五泉周家泥塑代表性传承人,已与泥塑相伴近50年。
调和泥巴、调颜色、搓圆、捏造型……1月26日,走进位于杨凌示范区杨陵区五泉镇周李村的泥人周艺术工作室,记者看到,周晓鹏正手把手教3名学生制作生肖蛇泥塑的技艺,并反复强调制作要领。
“一定要注意蛇的身形,抓住精髓才能让作品形神兼备。”周晓鹏讲得详细,学生听得认真。
慈眉善目的观音、风姿绰约的仕女、憨厚朴实的农民、专心钻研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工作室里摆满了周晓鹏制作的泥塑作品。周晓鹏介绍,周家泥塑是纯手工制作,制作过程分为揉、搓、接、压、擀等步骤,泥土以黄、白、红三彩土为主。
在周晓鹏看来,每一件作品都体现着对人生的观察和思考,展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从选泥到简单塑造,再到细节雕刻,每一步都需要匠人全身心地投入、揣摩,这样捏出来的泥人才更有神。”周晓鹏说。
目前,周晓鹏将工作重心放在教授传统技艺和传播传统文化上,希望更多人了解这门技艺。
近几年,周晓鹏的工作室成为许多留学生的第二课堂。在这里,他们不仅学习了泥塑的制作技巧,更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为了更好地传承非遗技艺,前两年,周晓鹏开设了自媒体账号,做起了主播,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
传承和发展非遗技艺需要不断探索、学习。“互联网是我获取新知识、新灵感的重要渠道,让我及时了解大家的需求和反馈,使泥塑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周晓鹏说。
多年来,周晓鹏的包里少不了泥巴和泥塑工具。“只要我有灵感,随时随地都能创作。”周晓鹏笑着说。
周晓鹏的女儿周新月从小跟随父亲学习泥塑技艺,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为泥塑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这几年,我们不断创新,比如将泥塑技艺和动漫、卡通人物结合,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同时,利用社交媒体等现代传播手段,展示非遗技艺如何与现代生活更好融合。今年,我们还将参与更多展览、工作坊等活动,邀请外国朋友体验泥塑技艺。”周新月说。
新年伊始,周晓鹏、周新月父女已经忙起来了。最近几天,通过自媒体账号和微信朋友圈,他们接到不少订单。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认可,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将泥塑技艺传承下去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将创作更多展现杨凌深厚农耕文化底蕴的泥塑,让更多人看到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作品。”周晓鹏说。(付玉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热门排行
- 1新春走基层|秦岭慢火车 欢乐幸福年
- 22025年首趟“秦岭冰雪游”旅游列…
- 3西安体育“上新”!优质服务扩大“惠…
- 4新春走基层丨陕西西安:浓浓墨香迎新春
- 5家电产品增至32类 2025年陕西…
- 6 新春走基层 | “钢轨医生”守夜…
- 7 新春走基层 | 秦岭峭壁上的“网…
- 8人民日报看陕西|延安苹果产业里的新…
- 9新春走基层丨定格西安站里的温馨瞬间
- 10新春走基层 | 黄馍馍蒸出幸福年味
- 11陕西全力做好雨雪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 12首个全国博物馆教育成果邀请展在西安…
- 13赵刚慰问困难群众、老党员、优抚对象…
- 14陕西省举行2025年迎春团拜会
- 15陕西省商务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
- 16陕西发布二〇二五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
- 17西十高铁南秦河特大桥合龙
- 18 异地就医越来越方便
- 19 重大工程一线 实干喜迎新春(新…
- 20春节假期陕西将有雨雪降温天气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