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陕西频道>>陕西

汉中藤编

藤条指尖舞 编织好生活

本报记者 刘芊羽 实习生 韩笑
2023年08月31日09:05 | 来源:陕西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藤条指尖舞 编织好生活

三十七年来,陈良顺始终致力于汉中藤编非遗技艺的发展与传承,并为非遗项目赋予时代活力。 本报记者 刘芊羽摄

20世纪70年代,陈良顺制作的青藤蝴蝶椅。 本报记者 刘芊羽摄

八月二十三日,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们在编织藤椅。 本报记者 刘芊羽摄

  秦巴山下,汉江水旁,一根根坚韧柔软的藤条,在手艺人的指尖缠绕盘旋。千回百折间,自然的朴实与生活的诗意在指尖融合,最终定格成了透气轻盈、美观耐用、舒适别致的汉中藤编制品,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时光在这里慢慢沉淀。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汉中市考察时指出,汉中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久负盛名,要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这让众多藤编匠人充满了干劲,立志通过“双手”传承和发展传统技艺,编织出幸福新生活。

  ■ 手艺人 “守艺”人

  藤编这一古老的传统民间技艺,在汉中有着上千年的历史。2021年,汉中藤编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我是一个手艺人,更是一个‘守艺’人。”8月23日,汉中藤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良顺说,手艺是一辈子的事情,必须不断突破,精益求精。

  陈良顺出生于汉中市南郑区水井村的一个藤编世家。从记事起,他的人生就和一根根青藤紧紧缠绕在一起。“我的童年就是和藤编一起度过的。我们兄弟姐妹都跟着爷爷、父亲学做藤编。”1986年,15岁的陈良顺开始正式跟随父亲学习藤编技艺,最终成为藤编技艺传承人。多年来,他始终致力于汉中藤编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并为古老的非遗项目赋予时代活力。

  为改变藤编产品单一的样式,陈良顺积极开发新产品。他曾多次往返广东、云南、四川等地,汲取其他地区的藤编技巧和样式。如今,走进南郑区黄官镇的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展厅,家具、装饰、旅游工艺品3大系列300多个品种的藤编产品映入眼帘。藤编产品有流畅优美的曲线、轻盈的结构、雅致的色彩,或经典、或现代、或粗犷、或玲珑,无声地诉说着自然古朴之美,又蕴含着现代时尚气息。

  “这个藤椅和老爷车前进气格栅是国外客商定制的,都是纯手工制作,汉中市博物馆陈列的是同款。”陈良顺说,“因藤编工序繁复,编织难度大。一件藤编制品要历经蒸煮、剥皮、弯制骨架、缠绕、编织、打磨、上漆等大小20多道工序,单是编织手法、花样就达到100多种。”

  长年累月地坚守,日复一日地编织,习惯用指尖与青藤“对话”的陈良顺,手上留下了厚厚的茧子。虽然全国各地已有不少藤编工厂采用机器编织,但陈良顺仍坚持让公司的大多数产品采用纯手工制作的方式。“很多机器只能制作出藤编家具的平整部分,所以在舒适度、透气性等方面打了折扣。手工编织虽然费工费时,但是使用起来更加舒适。”在陈良顺看来,藤编上纵横交错的不仅是旧日情怀,更交织进了情感、历史和文化。

  长期以来,由于纯手工制作、工序多、出师慢等行业特性,很多年轻人对藤编技艺学习望而却步。除了将自己手中的接力棒逐渐交给儿子陈凌凯外,陈良顺还建立了汉中藤编技艺传承基地,全面开展藤编技艺培训传承;参与“非遗进校园”活动,通过口传手教的方式,让青少年了解藤编文化;邀请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理工大学等多家高校的师生来实地调研,碰撞出创意的火花;参加展会、文化交流活动,宣传藤编知识,让更多人了解藤编、接触藤编、学习藤编、爱上藤编。

  ■ 活起来 火起来

  “从背着背篓边走边卖,到骑着车子沿街销售,再到通过电商、直播、短视频等方式销售,现在,不出村就能卖出藤编产品。”陈良顺感慨,藤编“小手艺”已经成为大产业。

  “非遗走向产业化才有旺盛的生命力。让汉中藤编活起来、火起来,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一直是我的心愿。”2007年,他将家庭作坊升级成专业合作社和藤编公司,后来又建立了青藤种植基地,由合作社统一提供椅架和藤条,并派出技术人员到各个藤编家庭给予现场指导。农户在家就可以完成产品编织,之后由合作社统一收购。

  2016年,还是大二学生的陈凌凯,就在网上为藤编找到了好市场。“第一笔线上生意是两把藤椅。之后,订单纷至沓来。当年5月底就卖了1万多元,6月突破了2万元。后来,网店的订单就越来越多了。”陈凌凯笑着说,当年,网店的销售额突破了100万元。

  2018年,陈凌凯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他成立电商公司,组建电商团队,从包装、物流到完善客户体验,陈凌凯在不断尝试的路上越走越稳。淘宝、京东、拼多多……如今,他们在多个线上平台开设10家店铺,并一直维持着稳定的销量。

  2019年,西班牙某知名品牌看中他们的棕扇,订购了1万把棕扇作为送给VIP客户的礼物。自此,汉中藤编走上世界舞台,销往10多个国家和地区,线上销售额突破3300万元。

  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现有在厂员工78人,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的发展模式,直接带动黄官镇、青树镇、红庙镇、两河镇、濂水镇等周边几个镇1200余户农户从事手工编织类产业。从原材料种植到手工生产加工,再到线上线下销售,该公司实现了当地农户广泛参与的产业模式。

  “我们将做好原材料大规模的种植加工,推动全产业链升级,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品质,从而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让非遗保护成果惠及更多群众。”陈良顺说,公司以藤编为主,带动棕编、竹编、扇编、草编等传统手工技艺共同发展,在传承非遗手工艺的同时,带领村民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的活力。

  ■ 老手艺 新生活

  传承老手艺,奔向新生活。如今,南郑区依托“汉中藤编”这块金字招牌,不断壮大藤编、棕编、扇编、竹编、草编五大特色产业集群,以传统工艺振兴带动乡村振兴。不论在农家小院还是工厂车间,很多心灵手巧的村民用自己精湛的技艺,奏响了美妙动听的藤编交响曲。如今,南郑区藤编产品年生产量可达18万余件,年均销售额达5000余万元。

  “年纪大了出去务工比较困难,我有30年的藤编经验,干这个既能赚钱,又能照管好家里的两三亩地,还能照顾老人、孩子。”8月24日,57岁的朝阳村村民管兴丽在家里麻利地编织着藤椅,时不时看看一旁玩耍的孙女。

  “藤编的时间、地点都可以自由安排。在车间干活或是用公司发的原材料在家里做工都可以,一个月下来挣2000多元不是问题。”她说,像自己这样闲暇时有活干、有钱挣的藤编工匠还有很多。

  当天,位于水井村的汉中市鑫豪藤编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名负责编织的女工忙碌着手上的活计。看到有人与她搭话,她抬头微微一笑。

  “这是黄官镇武营村80后村民李新艳,她和丈夫都是聋哑人。2016年,他们一起来到这里拜师学艺,经过一遍遍手把手地示范教学,两人分别学会了编织技艺和骨架制作,如今家庭年收入能达到7万余元。”公司负责人邓飞飞说,公司董事长徐德中是汉中藤编非遗传承人,由于身体残疾,深知残障人士的艰难。因此,残疾工人的单件工资比普通工人高出5元到10元。

  “藤编是个好行当,只要心灵手巧、勤快一点,养活自己和家庭不是问题。”2014年,徐德中和儿子徐厚明组建了鑫豪藤编有限公司。该公司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现有固定员工35人,其中残疾人23人。公司生产的产品有300多个花色品种,远销甘肃、四川等地,年均实现产值1000余万元。

  致富不忘乡亲。徐德中以公司为平台开展藤编技能培训,主动联系附近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传授藤编技艺,并将他们吸收为公司员工。这些残疾人可以拥有一技之长,通过勤劳的双手,过上美好的生活。

  “藤编改变了我的命运,也让更多人走上致富路,甚至好多人的楼房都是靠藤编盖起来的,大家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越过越好。”67岁的徐德中笑呵呵地说,他的心愿就是传承发展好老手艺,让藤编成为当地群众的增收致富渠道,促进身边群众增收。

(责编:邹星、吴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