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城市公园建设好、利用好(纵横)

今天,城市公园建设日益成为引领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方式,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把城市公园利用好,不妨在转换新观念、推出新项目、树立新形象上多出实招。具体来说,可以在观念带动、要素驱动、点面互动、文旅融合上下实功夫。
公园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管理者而言,要围绕市民的需求来建设,贴近市民的愿望来改造,回应市民的呼声来完善。实践表明,市民对公园既有观赏性的要求,也有便捷性的需要,还有提升性的期待。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人民公园为人民”的理念,在规划上再完善一步,思路上再拓宽一点,形象上更鲜明一些,使群众更有获得感。
把城市公园利用好,重点在于撬动公园建设诸多要素。进一步处理好绿化、河湖、环保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保护城市生态名片;切实加强对现有文物和历史遗迹等的保护,传承好公园历史文脉,增设文化景观,可丰富游园体验;根据需要与实际,适时推出一批富于创意的项目,打造特色节点区域,开展研学游、自然教育公益活动等,可增添市民游玩的趣味性。与此同时,整合要素,在公园有限的空间内努力营造更优的休闲环境,方能打造更好的游览目的地。
对一个城市而言,把星罗棋布的城市公园利用好,有助于充分挖掘潜力、发挥优势。以上海为例,截至2022年底,上海城乡公园总数达670座,基本实现市民出门5至10分钟有绿、骑车15分钟有景、车行30分钟有大型公园的城市生态格局。如何通盘考虑、点面结合,让这些公园开展良性互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鉴于基础不一、实力不同,各地公园在开展个性化创新的同时,也要坚持相向而行、合作共赢。如此,点线面之间才有可能相协调,形成规模集聚效应。
随着城市旅游的兴起,城市公园既是文化载体,也是旅游目的地,更日益成为文旅融合中不可或缺的发展空间。顺应新趋势,抓住新机遇,围绕满足容纳度、增强主题性、确保回头率等方面进行创新,全面提升公园管理水平,才能推动实现文旅融合的深层发展。
作为公共空间,公园承载着为市民和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场所的功能,也体现着城市的生态价值与人文关怀。公园建设是否与城市发展相协调,是否与公众需求相匹配,既是对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的检验,也是对城市治理水平的考验。
(摘编自《解放日报》,原题为《公园也可以有“幸福指数”》)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29日 05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热门排行
- 1陕西省委常委会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
- 2蓝田:“四项机制”筑牢防汛堤坝
- 3跟着总书记看中国|山沟沟里日子越过…
- 4持续深化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
- 5谭宏伟:27年奋战在临床一线
- 6国家自然资源督察西安局公开重大典型…
- 7陕西延川新泰煤矿闪爆事故致11人死亡
- 8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
- 9白鹿原上稻花香
- 10涉案5.03亿!西安警方破获一起特…
- 11缅怀王铭轩先生座谈会暨图书捐赠仪式…
- 12非遗古韵沁新香
- 13西安何以引领关中
- 14陕西延安一煤矿发生瓦斯爆炸 数月前…
- 15做好持续降水过程及局地暴雨大暴雨防…
- 16办实事|居民楼里开烧烤店扰民 陕西…
- 17打造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
- 18陕西西安:七夕仿唐婚礼 演绎“中式…
- 19陕西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落…
- 20陕西省民政厅公布已查处及涉嫌非法社…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