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持續降雨導致山體滑坡,如何避險自護?

2025年10月19日08:58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持續降雨導致山體滑坡,如何避險自護?

  近日,陝西省持續降雨導致部分地方發生山體滑坡。面對可能發生的山體滑坡,群眾該如何識別前兆、科學避險?記者10月16日專訪了省應急管理廳地質災害專家周波。

  周波解釋說,山體滑坡是常見地質災害之一,指山體斜坡上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結構面(帶)產生剪切位移而整體向斜坡下方移動的現象。它不僅會造成財產損失,還會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山體滑坡發生前往往會出現明顯征兆。”周波指出,群眾尤其是山區和丘陵地帶的居民要特別注意觀察坡體前緣是否出現橫向、縱向裂縫,是否出現土體隆起﹔要留意滑體后緣裂縫是否急劇加寬延長,是否有新的裂縫產生,以及斜坡上部是否出現小型塌滑﹔要觀察周遭水位是否突變,樹木及房體結構是否變形。這些跡象都提示山體可能處於不穩定狀態。

  發現險情后該如何科學避險?周波強調“生命第一,果斷避險”的基本原則,並針對不同情況給出具體建議。

  在接到預警或發現緩慢前兆、尚有准備時間時,要做到“三及時”:及時報告,立即向村(社區)或自然資源部門詳細說明情況﹔及時轉移,聽從統一指揮有序撤離,若前兆明顯卻尚未組織轉移,應果斷自行撤離﹔及時准備,提前備好應急包,內含手電筒、哨子、飲用水、急救藥品等物資。

  當身處危險區域,滑坡即將或正在發生時,必須爭分奪秒正確應對:首先,牢記“向兩側逃離”,要垂直於滑坡運動方向往兩側高地逃生,切不可順坡或逆坡奔跑﹔其次,避開陡坡、懸崖、河道和建筑物密集的窪地。若確實無法逃離,應就近躲在結實的障礙物后或抱住大樹等固定物﹔一旦被埋,要盡量蜷縮身體,雙手護住頭部和胸腔,危險過后想辦法發出求救信號,注意保存體力。

  周波特別指出,群眾對山體滑坡的認知存在五大盲區:過度依賴經驗,誤認為“住了一輩子的房子從沒出事”就永遠安全﹔低估降雨威力,忽視持續降雨對斜坡穩定性的破壞作用﹔忽視災害滯后性,錯誤地認為“雨停即安全”﹔對人類活動影響認識不足,如隨意開挖坡腳、破壞植被等﹔避險方向錯誤,本能地順坡奔跑。

  當前仍處於地質災害易發期,廣大群眾應增強防范意識,掌握識災避險知識,共同筑牢生命安全防線。(記者 苗雨蒙)

(責編:孫挺、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