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陝西

從重復拍片到影像共享、從企業中轉到津貼直達、從掃碼結算到刷臉秒付……

陝西醫保服務“智”變記

2025年09月09日08:36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陝西醫保服務“智”變記

“以前從咸陽到西安看病,重復做CT得花不少錢,現在影像報告同步了,省心又省錢!”8月26日,在西安交大一附院,患者王庚指著醫生電腦上的肺部影像感慨道。

在三秦大地,這樣的場景正從“例外”變成“日常”。近年來,陝西醫保系統瞄准群眾就醫痛點、難點,以“智慧化”破題、以“便民化”落腳,推動服務持續升級,托起千家萬戶的“健康福祉”。

王庚住在咸陽市秦都區,去年因為肺部不適輾轉西安、咸陽的兩家醫院。由於不同醫院影像系統不互通,轉診時他只能重新拍片。“每次拍片要等1個多小時,多花了錢,還得承受額外輻射。”他說。

這樣的困擾曾是諸多患者的就醫痛點。當前,西安、咸陽兩市影像雲中心率先對接國家平台,“醫保影像雲索引共享”功能順利上線。患者在試點醫院做的CT、X線、MRI等檢查,數據會自動上傳至省醫保信息平台,再同步到國家醫保影像雲模塊。在全國影像雲試點城市,醫生輕點鼠標就能調取患者歷史影像數據,讓跨區域就醫的群眾不再為影像資料奔波。

便利和溫暖不隻體現在影像共享上,還藏在生育津貼的到賬速度裡。“原本以為要等1個多月的生育津貼,不到10天就打到社保卡上了。”韓城市民王結結說。

這筆津貼能快速到賬,得益於韓城市在全省率先推行生育津貼支付改革。

過去,企業參保職工的生育津貼需先轉入企業賬戶,再由企業轉發給個人,到賬周期普遍超過1個月,還存在截留風險。針對這些痛點,韓城市將生育津貼由“企業中轉”改為“個人直達”,直接劃入女職工社保卡銀行賬戶。

此外,韓城市對申領流程做了“減法”:申領材料從6項精減到2項,審批時限從30個工作日壓縮至10個工作日,按職工實際繳費基數和法定產假天數精准核算金額。

“在西安工作,還能把醫保個人賬戶資金轉給在老家的父母用,太方便了!”8月27日,西安市民王萌萌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台App,將2000元職工醫保個人賬戶資金轉入父親的醫保錢包。

這是陝西上線的“醫保錢包”服務——醫保部門為參保人設立專屬資金賬戶,支持將個人賬戶資金實時轉給父母、配偶、子女等近親屬,還能在完成接口改造的定點醫藥機構直接結算。

“大爺,您看鏡頭,眨眨眼……好了!”在西安市昆明路同樂大藥房,店員話音剛落,“滴”的一聲,72歲的市民朱大國就完成了購藥結算。他沒有用手機,僅憑一張臉,幾秒鐘搞定了付款。

“以前買藥,不是忘帶醫保卡,就是手機半天找不著‘醫保碼’。”朱大國拿起剛買的藥說,“現在好了,往機器前一站,刷臉就成。”

今年以來,陝西12個市(區)4249家醫藥機構陸續上線醫保刷臉支付。參保人將臉部對准終端鏡頭,幾秒鐘就能完成身份核驗與費用結算,自費部分掃碼或刷卡補繳即可。在勉縣,480多家基層醫療機構引入該功能,專門為老年群體提供便利。

科技的溫度不隻體現在速度上。“刷臉支付既解決了老年人忘帶卡、不會用手機的難題,又能通過精准身份核驗防止醫保卡盜刷。”省醫療保障技術服務中心主任楊西峰說。

從醫療影像“全國漫游”到生育津貼“直達個人賬戶”,從醫保錢包“跨省共享”到結算服務“刷臉秒付”,陝西醫保服務的每一次升級,都緊扣群眾急難愁盼。目前,全省12個統籌區醫保即時結算上線,已撥付基金5.59億元﹔藥品耗材集採累計節約醫療機構首年採購資金111.76億元﹔95.52%的村衛生室納入醫保定點……民生保障網越織越密,服務越來越有溫度。

“我們將繼續聚焦群眾需求,深化醫保改革,讓更多便民舉措落地,讓參保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與溫暖。”省醫保局相關負責人的話,道出了陝西醫保系統的初心——把群眾的“小事”當作心頭的“大事”,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記者 李旭佳)

(責編:鄒星、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