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蛇連溝宋金磚室墓考古成果發布
為還原古代墓葬構筑方式和營建過程提供資料

9月4日,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延安蛇連溝宋金磚室墓發掘情況近日公布。考古人員對一些重點墓葬的詳細解剖,為了解還原古代墓葬的構筑方式和營建過程提供了寶貴資料。
2013年6月至9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延安市馮庄鄉蛇連溝村蛇連溝墓地進行了發掘,其中宋金時期的磚室墓7座,包括4座宋代墓葬(M11、M12、M13、M24)和3座金代墓葬(M1、M2、M3)。
此次發掘的宋代墓葬均為豎穴墓道仿木結構磚室墓。M11為單室墓,平面呈“甲”字形,墓室四壁仿木構件制作精細,南壁設墓門,西、北、東三壁面闊三間,裝飾有假門、假窗和假箱。考古人員對墓室自上而下進行了逆向解剖,在疊澀(一種古代磚石結構建筑的砌法)砌成的四角攢尖頂的最頂層,發現有左手手印磚3塊。疊澀頂下,為一周24塊制作規整細膩的左手手印磚。手印磚下為一周20塊編號磚,每塊方磚有左右2個編號,號碼編數相差為1。相鄰方磚相接處左右兩側號碼相同。顯然這些都是事先做了准確計算和規劃的,編號仿木磚下面是墓室內的仿木斗拱一類的構件。未出土隨葬品。
M13為豎穴土壙墓道、四角攢尖疊澀覆斗頂多室磚墓。主室四壁均為仿木結構,南壁西側轉角鋪作櫨斗下方刻有“馮實”二字,東側補間鋪作櫨斗上方刻有“梁堂”二字,下方刻有“王僧下傳”四字,均為宋體,字跡工整。
M12與M24葬具葬式均不明。無隨葬品出土。
3座金代墓葬均為多室墓,墓葬形制略有差異。其中M1和M2構筑方法以及磚的規格幾乎相同。M2和M3都出土有較典型的金代瓷器。M1系豎穴墓道,四角攢尖疊澀覆斗頂多室磚墓。M2出土有瓷盞、銅環及3枚大觀通寶銅錢。
M3為豎穴墓道磚雕仿木結構多室壁畫墓,平面呈“甲”字形與放射星形復合體。墓室由前室、6個過洞、后室和5個側室組成。后室為六角攢尖疊澀穹隆頂,東南壁門洞上方繪有蝴蝶戲牡丹壁畫。出土有醬釉瓷碗、黑釉瓷碗及灰陶罐各1件。M3是目前發現唯一的五側室結構的金代墓葬。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員介紹,此次考古發掘是延安地區為數不多的規模較大的集群式發掘。墓葬形制多樣,分布較為集中,但無打破關系,顯示下葬時間集中度較高。(記者 趙茁軼 見習記者 周思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