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千年文脈煥發時代生機

——陝西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掃描

2025年07月05日08:40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千年文脈煥發時代生機

  6月22日,觀眾在省圖書館高新館區參觀古籍修復技藝展。

  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成為熱門打卡點,引領文化風尚﹔精品展覽、精彩演出、特色活動直達基層,解鎖全新文化生活方式﹔出租車、網約車司機化身陝西形象宣傳員,用車輪丈量城市的文明刻度……文化新風正拂過三秦大地。

  從圖書館的沉浸式光影展到鄉村舞台的“村晚”鑼鼓,從非遺美食市集的煙火氣到出租車裡的“歷史課堂”……陝西不斷拓展公共文化服務的內涵與外延,千年文脈正煥發時代生機。

  空間革命 創新文化供給模式

  6月22日下午,山西游客李夢旖拖著行李箱駐足雲巴站台,回望這座形似“書山”的建筑——陝西省圖書館高新館區。“本以為圖書館只是借書的地方,沒想到能‘環游地球80天’。”李夢旖說。

  每天,像李夢旖一樣專程前往省圖高新館區打卡的外地游客絡繹不絕,前去讀書學習的市民讀者更是數不勝數。

  “省圖高新館區2022年開放至今,已接待讀者350萬人次,舉辦各類活動500余場,在建設現代化融合發展的圖書館過程中,不斷探索基礎服務、拓展服務、配套服務融合發展新路。”陝西省圖書館發展研究部副主任鄧輝告訴記者,省圖高新館區廣泛引入社會力量,保障公益性文化服務更好開展,並通過高品質配套拓展服務,更好地滿足讀者文化服務需求。

  省圖聯合優質文化企業推出的“大英圖書館·環游地球80天”特展、“久仰了中國畫”沉浸式光影展等,為讀者提供了低成本欣賞知名展覽的渠道﹔與文化機構合作的有聲樂趣主題館、七方琴茶美學館以及陝圖絲路藝術劇場等新型文化空間,在豐富圖書館服務業態的同時,有效提升了館區空間和社會教育的服務效能。

  隨著陝西省《關於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出台,越來越多有特色、有品位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新型文化業態,如雨后春筍般在全省各地持續涌現。

  渭南市建在城市街區的書房精准服務周邊群眾﹔漢中市打造的“民宿文化空間模式”讓圖書館與民宿融合﹔延安市依托非遺傳習所、民俗主題社區博物館等創新打造的新空間,成為促進民間文化傳承、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陣地……這些為陝西公共文化空間的創新拓展和文旅業態發展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聚焦需求 激發全民參與熱情

  6月19日晚,在安康市石泉縣石泉大劇院,伴隨著紅色經典旋律,“琴音傳薪火”鋼琴音樂會開始,拉開了石泉縣第六屆鎏金銅蠶系列文旅活動的序幕。

  “本屆系列文旅活動將貫穿整個夏季,開展攝影、短視頻、文創設計大賽以及文藝展演、蠶桑美食品鑒等10多項活動。”石泉縣文化和旅游廣電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系列文旅活動的持續舉辦,豐富了市民游客的文旅體驗,也是石泉宣傳推介的創新探索。

  6月14日,匯集了西安、寶雞、咸陽、銅川、渭南五地特色非遺美食項目的關中五地非遺美食大集走進寶雞市陳倉老街,為市民游客送去“逛吃”福利。

  “關中五地非遺美食大集以‘非遺+文旅+商圈’的創新融合模式進行巡展,在展示關中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成果的同時,將非遺融入生活場景,成為群眾可觸摸、可消費、可傳承的資源。”關中五地非遺美食大集主辦方負責人說。

  在家門口欣賞高水平的演出、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參與各類文旅活動,對陝西群眾來說已不是稀罕事。

  陝西每年上千場“四季村晚”讓村民走上舞台,將勞動現場變成展示平台﹔1萬多場“戲曲進鄉村”惠民演出為鄉村文化振興和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數萬場線上線下群眾文化活動如火如荼,極大地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2025年文化館服務宣傳周期間,全省119個文化館共舉辦700多場全民藝術普及活動。僅陝西省文化館的40余場活動就吸引了138萬群眾參與,8個參展項目與商戶達成合作意向。”陝西省文化館館長邵怡認為,這是陝西文化惠民、經濟賦能同步發展的生動體現。

  服務升級 重塑陝西文旅生態

  6月23日晚,漫步在大唐不夜城的北京游客鄭先生對西安之行連連稱贊:“司機師傅不僅主動幫我搬運行李、規劃路線,還講了一路長安故事。他不僅是‘活地圖’,更像是文化傳播使者。”

  這句感慨映照出陝西文旅發展背后,公共服務的提質升級。

  “五一”假期前夕,“文明出行傳古韻 熱情服務展新風”倡議書迅速傳播,號召全省出租車、網約車司機當好“陝西形象的宣傳員”“三秦風貌的講解員”“中外賓客的導游員”。

  “我們不僅要把乘客安全送到,還要讓乘客感受到西安的溫暖。”從業多年的“滴滴”網約車司機劉天召告訴記者,為了更好地服務乘客,他不僅在車內放置了文旅宣傳冊頁、充電寶,還深入了解了陝西歷史文化和自然景觀,更好向游客推介。

  服務升級深刻改變著陝西文旅生態:司機推薦的“社區老館子”“城牆根咖啡館”等小眾打卡點,激活了城市“微旅游”經濟﹔“出租車司機講故事”成為新常態,陝西的文旅形象從古老的歷史遺跡變成“侃大山”中鮮活的人和事﹔司機推薦的“隱藏版”美食、旅游地圖,豐富了本地市民群眾的周末生活,形成全民共享文旅紅利的良性循環。

  “此輪服務升級是西安打造國際旅游樞紐城市的重要一環。當出租車、網約車成為文化傳播站,每一位乘客都能在旅程中觸摸歷史、感受溫情,陝西的文旅吸引力將實現從景點到全域的跨越。”陝西省旅游協會副會長王新宇道出其中深意。

  從文化場館的創新拓展到服務理念的文明躍遷,陝西正以文化之筆書寫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新篇。當厚重歷史遇見創新表達,當公共服務注入人文情懷,三秦大地終將文化自信寫進了“常來長安”的邀約之中。(記者 柏樺文/圖)

(責編:鄒星、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