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躍遷 古都新質”
李兢堯:讓“低空”奮飛高空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西安,是怎樣的?
一百個人中,或許有一百個西安。
古老而神秘,繁華且朴實,傳統又現代……
今年來,西安市以“八個新突破”為重點,不斷推進高質量發展,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科技創新成果豐碩,文化軟實力持續提升,民生福祉不斷改善。
人民網陝西頻道聯合西安市委網信辦共同啟動“時光躍遷 古都新質”網絡主題活動,我們將圍繞西安在經濟、科技、文化、教育、民生等領域的發展變化開展全媒體調研,對話多位城市推薦官,邀請廣大網友跟隨他們的視角,一同沉浸式地感受西安強勁的發展脈搏,共同見証這座城的輝煌與變遷。
“西安,航空產業資源豐富,既有研發也有生產,還有相關的實驗資源。”城市推薦官李兢堯堅信,低空經濟或將成為西安的另一張名片。
李兢堯,西安愛生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1958年,西北工業大學研制出了全國最早的一架無人機,現在,我們已經研制有70多個型號的無人機,還有正式的產品。”李兢堯介紹,依托西北工業大學豐富的科研和人才資源,西安愛生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從最初的西北工業大學第十二研究所,逐步發展為如今的國內無人機領域頭部企業。
“低空經濟的產業概念非常大,並不局限在飛機的生產和研發。”李兢堯介紹,低空經濟包括低空基礎設施建設、低空航空器制造、低空運營服務、低空飛行保障為主的四大板塊。低空經濟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成長性和帶動性強,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也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方向。
“低空經濟會在西安迎來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機遇。”李兢堯信心滿滿,西安深厚的歷史文化、豐富的航空產業和人才資源、完整的產業結構,都將成為低空經濟發展的助力。
西安集聚了國內航天三分之一、航空四分之一的科研生產力量,擁有5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發展低空經濟和商業航天場景豐富,市場潛力巨大。2023年,西安市相關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3900億元,同比增長35.4%﹔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5.23%,居副省級城市第二、全國第三﹔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第22位升至19位。
目前,西安擁有無人機核心企業30余家,產值超過50億元﹔無人機產業鏈企業300余家,產業規模超過300億元﹔低空經濟產業相關的注冊企業近3000家,低空經濟領域累計專利申請達1200余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