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陝西

聚鏈成群佔先機

——陝西全力打造先進制造萬億級產業集群

2024年06月14日09:04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聚鏈成群佔先機

6月7日,寶雞吉利自動化生產線上,工業機器人在組裝轎車。

6月11日,陝汽新能源重卡基地總裝廠,自動化生產線上的工業機器人在組裝天然氣重卡。

6月13日,在西安閻良航空基地的西安皓森精鑄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線工人用數控機床加工精密零部件。

6月11日,在西安眼得樂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人員借助顯微鏡查看人工晶狀體表面。

打造先進制造萬億級產業集群,陝西正在加速。

目前,陝西省先進制造業已經“坐穩”1萬億元的產業規模,正在向2萬億元的目標穩步邁進。

為加快構建具有陝西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按照陝西省委、省政府有關安排部署,今年初,全省重新規劃部署了34條省級工業重點產業鏈。其中,航空、航天、商用車(重卡)、乘用車(新能源)、數控機床、增材制造等23條產業鏈屬於先進制造產業。這23條產業鏈中,商用車(重卡)、乘用車(新能源)、太陽能光伏、輸變電裝備已是千億級產業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產業鏈在加速向千億元產業規模突破。這23條產業鏈技術優勢明顯,競爭力強大,新技術不斷催生新產品。氫燃料電池重卡、大型無人運輸機等產品已獲得市場認可,未來將成為產業發展的新亮點。

為了探尋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秘訣,日前,記者探訪陝西省先進制造業企業。

龍頭帶動

激活產業鏈匯聚創業者

打造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必須借助龍頭企業帶動。通過舞起龍頭,讓整個產業鏈充滿活力,讓創業者在產業鏈上創業成功,最終讓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匯聚起來,聚鏈成群。

6月4日,記者走進西安市閻良區,切實感受到航空產業集群的活力。作為陝西省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航空產業集群蓬勃發展。閻良區以中航西安飛機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航西飛”)為龍頭,匯聚著上千家企業。30多種大中型軍民用型號飛機在此誕生,區內40余家企業參與了運20、殲20、直20、轟6K、C919、新舟系列等型號飛機的研制,一批填補國內空白的核心技術在這裡取得突破,中國首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並進入國際市場的支線客機——新舟系列飛機從這裡飛向全球。

正是借助龍頭帶動,陝西省航空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如魚得水,許多創業者通過讓自己的創新成果與產業鏈緊密結合,實現了企業快速壯大。

西安澤達航空制造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澤達航空”)總經理王永利的成功,源於他與中航西飛的不解之緣。

王永利曾是一名普通的技術工人。2000年,機緣巧合下,他成為中航西飛的一名普銑操作工。2004年,他開始自己創業,通過貸款購買了設備,開辦了自己的工廠。由於活干得認真,又講信譽,他漸漸在行業內有了知名度。2005年8月,在與中航西飛工裝所的一次合作中,王永利的精益求精讓中航西飛工裝所的負責人十分滿意,也讓他淘到了第一桶金。

從那時起,他的企業開始逐步壯大。現在,澤達航空的員工已經從最初的10多人發展到500多人。

隨著公司品牌形象不斷提升,產品的市場佔有份額不斷擴大。近年來,澤達航空引進了高速龍門加工中心、立式數控銑床、龍門五面加工中心、臥式數控車床、立式升降台銑床等國內外先進生產設備100余台,採用智能自動化生產線和精益加工單元生產加工模式,將業務范圍擴大到航空零部件的數控加工、飛機組部件裝配和航空工裝的設計制造等三大板塊,全面掌握了飛機關鍵鋁合金零件的制造技術、關鍵部位鈦合金及超高強度鋼零件加工技術,以及飛機中段、機身段、機翼裝配工裝設計制造技術。由該公司生產加工的各類零部件,已成功應用到ARJ21、C919飛機及CR929試驗機上。澤達航空也與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中航制造研究院、中航飛機強度試驗研究所、沈飛民機等結成了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王永利告訴記者,公司的發展得益於中航西飛這一龍頭企業的帶動,也得益於閻良區航空產業集群濃厚的創業氛圍。目前,澤達航空發展勢頭良好,2023年實現產值約2億元,預計今年產值將達到2.8億元。

正是借助龍頭企業的帶動,陝西省航空產業加速集群化發展,越來越多像澤達航空這樣的企業快速壯大,與整個集群的發展形成良性互動。

不隻航空產業,陝西省的商用車(重卡)、乘用車(新能源)、太陽能光伏等先進制造產業,也都借助陝汽、西安比亞迪、隆基綠能等龍頭企業快速壯大、穩健發展,為陝西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壯大貢獻力量。

產業轉移

吸納沿海地區先進制造業進陝

當前,東南沿海發達省份產業向內陸轉移,開始重新布局。壯大陝西省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需抓住產業轉移的大勢。

近年來,陝西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發展,無疑得益於東南沿海地區產業轉移。2023年是陝西省新能源汽車持續高質量發展的一年,全省汽車產量147萬輛,同比增長33.4%,其中,全省新能源汽車產量105.2萬輛,居全國第三位。目前,陝西省已構建起以新能源汽車為特色的汽車現代化產業體系。

陝西省新能源汽車的龍頭企業,當屬西安比亞迪、寶雞吉利汽車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雞吉利”)、西安吉利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安吉利”)。這3家企業都來自東南沿海地區。

寶雞吉利總經理周秀龍來陝西一年多。他說,今年,寶雞吉利要從沿海地區引進10家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進入陝西,進一步壯大吉利汽車在陝西的配套。

寶雞吉利成立於2016年,最開始生產燃油車。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火熱為企業提供了產品結構調整的契機。2023年上半年,通過對生產線的改造升級,寶雞吉利推出了新能源汽車——銀河L7。該車型深受市場青睞,2023年產量為6.48萬輛。

西安吉利的合資高端品牌新能源汽車“奔馳smart”受熱捧,2023年產量大幅提升,全年產量突破7萬輛。

目前,寶雞吉利和西安吉利共引進產業鏈上的配套企業65家,未來還將不斷引進配套企業,通過延鏈補鏈強鏈,加速實現零部件配套本地化。

西安比亞迪對陝西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貢獻舉足輕重。5年前,因生產過程中許多重要零部件要從外省運至西安,西安比亞迪的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為改變這一狀況,西安比亞迪對產業鏈進行科學規劃和布局,不斷加大投資力度,先后在西安周邊建成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電控生產基地,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重點環節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逐步形成了產業集聚優勢,使得整個產業鏈的競爭力快速提升。

目前,陝西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已經形成了明顯的集群效應。這一效應也在加速吸引沿海地區汽車產業鏈上的配套企業來陝辦廠。

看到產業轉移對陝西省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帶來的推動作用,陝西省在2023年狠抓鏈式招商,通過鏈群結合帶動集群發展,在鏈長制引領推動下,探索出“鏈主(龍頭企業)+鏈長(副鏈長)+省市(園區)+專班”招商模式,收效良好。

2023年,全省落實汽車產業“四個一批”項目169個,總投資1239.2億元。其中,投產項目28個,總投資207.1億元,貢獻產值超303.6億元﹔開工項目55個,總投資506.3億元﹔儲備項目42個,總投資278.1億元﹔擬招引項目44個,總投資247.7億元。

創新引領

科技成果加速轉化

壯大先進制造產業集群,離不開創新。科技創新是實現陝西省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近年來,陝西省依托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創業創造活力充分釋放,使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轉化為新的產業,為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壯大輸送著新鮮“血液”。

醫藥和醫療裝備產業的快速發展,便得益於該產業鏈上匯聚了一批創新型企業。

為了實現全球新一代人工晶狀體國產化,西安眼得樂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安眼得樂”)組建國際研發團隊,不斷消化吸收全世界多個領域的一流技術,高端人工晶狀體的研發水平走到世界前列。

2015年,得知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林·平楚克研發了一種新材料——交聯聚烯烴,西安眼得樂的創始人郭光旭敏銳地意識到,如果將這種材料成功應用於人工晶狀體,那將是該領域的一大進步,將為白內障患者帶來更多福音。

郭光旭告訴記者,人工晶狀體植入手術是目前治療白內障唯一有效的方法。目前,全世界人工晶狀體的主流產品是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狀體。這一產品的生產企業主要是歐美發達國家的醫藥企業,幾乎壟斷了全球人工晶狀體市場。

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狀體盡管是當前使用最廣泛的產品,但疏水性丙烯酸酯這一材料依然有不足的地方。相比疏水性丙烯酸酯,交聯聚烯烴在光學性能、生物相容性及材料穩定性方面表現得更優異。

然而,要將一種全新的材料轉化為被市場認可的產品,研發歷程充滿挑戰。從材料的規模化合成,到精密的光學設計,再到嚴格的臨床試驗等,每個環節都面臨著高度的不確定性。

盡管困難重重,郭光旭仍然堅定地看好交聯聚烯烴這一新材料。他決定另辟蹊徑,研制全球最新一代的交聯聚烯烴人工晶狀體。2015年,郭光旭取得了交聯聚烯烴專利權,並創立西安眼得樂。為了讓研發工作更具有國際視野,他不僅邀請材料發明人林·平楚克做公司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還吸引了來自材料科學、光學設計、機械工程、臨床醫學等相關領域的海外專家,組建了一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學科研發創新團隊。

經過近10年堅持不懈研發創新,2022年,由西安眼得樂牽頭完成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應用高新生物醫用材料研發新一代眼人工晶狀體產品項目”順利通過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組織的綜合績效評價。這標志著全球最新一代人工晶狀體在陝西研制成功。

如今,西安眼得樂研制的交聯聚烯烴非球面人工晶狀體已完成國內臨床試驗,成為全球眼科行業近30年首個進入臨床應用的新材料人工晶狀體。

西安眼得樂政府事務總經理謝楠介紹,借助國際研發團隊,西安眼得樂除了研發新一代人工晶狀體,目前還在視光產品角膜塑形鏡、青光眼引流管等領域加大研發力度,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轉化為產品,並實現規模化生產,將在西安形成可觀的產業規模。新一代人工晶狀體全面上市后,可實現年產值6億元。

同樣,在陝西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域,各企業也通過技術的不斷突破,推動產業升級。

西安比亞迪通過創新,生產的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部件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陝汽為進一步推進新能源汽車創新,2021年成立德創未來,專注於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研發與突破,重點研發氫燃料電池卡車。德創未來成立后,吸納近300名專業人才加盟,初步組建了一支開放、創新、靈活、高效的創業團隊,自主設計145款新能源整車產品。

陝西高端裝備與智能制造產業研究院院長趙紅武認為,眼下,陝西省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正在快速發展。借助產業鏈優勢,通過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匯聚高質量發展新動能,陝西正加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圖/文 沈謙)

(責編:鄒星、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