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陝西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匯聚科研力量 攻克技術難關

2024年04月12日08:36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匯聚科研力量 攻克技術難關

3月26日,彭龍貴(左)在實驗室與團隊成員檢查再生玻璃纖維樣本。

3月26日,在西安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固廢與材料再生實驗室,教授彭龍貴一邊通過顯微鏡仔細檢查細如發絲的再生玻璃纖維,一邊與團隊成員交流。

“我國是玻璃鋼生產大國,年產能1000余萬噸。隨著產量不斷提高,玻璃鋼固廢數量劇增。目前,固廢處理方式大多是填埋或焚燒,造成了污染與資源浪費。”彭龍貴說。

一直以來,以廢舊玻璃鋼為原料制造再生纖維,實現再生纖維的低碳化、高值化利用是玻璃鋼行業的痛點,存在諸多技術壁壘。

“目前,我國裝備的多數風電葉片已經進入退役階段。風電葉片的主要材料是玻璃鋼。將退役風電葉片回收、處理、再利用,有廣闊的市場和現實意義。這是我們目前在做的事情。”彭龍貴說。

經過多年攻關,彭龍貴團隊制造出了不同長徑比的呈一定函數分布的再生玻璃纖維,解決了固廢回收關鍵裝備的核心技術難題。

“但要實現規模化應用,必須解決再生纖維在水泥基復合材料中的分散問題。”團隊成員程煥全說,“通過多次實驗,團隊解決了這一難題。經計算,每處理1噸退役風電葉片,能減排210公斤二氧化碳。”

2020年,該團隊聯合上海交通大學科研團隊、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固廢資源化”重點專項。

目前,彭龍貴團隊已將成果做了多項目、多場景的工程示范。示范顯示,再生纖維提高了混凝土的耐磨、抗裂、耐久性,提升了抗滲等性能,受到多方好評。

彭龍貴團隊研發了國內首台套車載可移動智能化廢棄玻璃鋼處理處置設備(移動工廠)。該設備具有佔地面積小、機動、高度集成、建設成本低等特點,相較於傳統設備,其能耗降低30%、再生纖維產率提高100%、固定投資減少50%。

“學校聚焦傳統能源智能安全開發和低碳利用、新能源開發與安全保障等領域,開展有組織科研,取得創新性成果﹔依托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用活‘三項改革’政策,在學校科技園進行成果轉化,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西安科技大學副校長鄧軍表示,高校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是助力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的重要力量。

匯聚校內科研力量,攻克技術難關,西安科技大學一大批科研團隊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低空經濟也是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我們自主研發了智繪鷹無人機與高精度傾斜攝影系統,有效解決了無人機高精度傾斜攝影測量系統的關鍵技術及應用問題。”西安科技大學教授趙國梁說,智繪鷹無人機高精度傾斜攝影測量技術成果廣泛應用於測繪﹑數字城市建設、林業等領域,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

目前,趙國梁團隊和西北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緊密合作,不斷進行技術攻關,持續拓展無人機在各行業的應用,為我國低空經濟快速發展貢獻力量。

“目前,學校加快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建設,對接‘追光計劃’等重大規劃,與政府、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共建‘秦創原雙碳驅動高端能化創新’共性技術研發平台。學校智慧安全與應急救援科技成果轉化平台入駐秦創原立體聯動孵化器,推動了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的融合發展。我們先后獲批‘春種基金’25項、‘科學家+工程師’隊伍建設項目38項,開辦科技企業22家,居省屬高校前列。”鄧軍說。(呂揚文/圖)

(責編:鄒星、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