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人民網看陝西

《家在秦嶺》系列報道——

深山知“警”心

王麗 白鴿
2024年03月28日09:14 |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小字號

山!還是山!已經走了近1小時了,還未到達計劃走訪的西河村,這是西安鄠邑區澇峪派出所所轄最遠的一個村落。警車顛簸著,人幾乎在車裡坐不住,偶或東倒西歪,也顧不得鏡頭面前需要的嚴肅,大家看到彼此的窘迫,相視笑起來。

“這樣的路程,你們一個月能走多少回?”

“無數回!沒算過。我們轄區90%的面積都是山,算是在秦嶺裡面了!有時候走上一整天才到村裡,也很正常。”24歲的輔警李凱回答道。2020年生日那天,他送給自己一個禮物——穿上了夢寐許久的警服,雖然只是個輔警,但李凱非常知足。

澇峪派出所處秦嶺腹地,群山環繞,澇河緊鄰,共有民警6人,輔警5人。轄區面積321平方公裡,常住人口3900余人。沒有哪個群眾不認識他們,沒有哪個村落沒有留下過他們的腳印。他們與山水相伴,和星辰同行,將青春與信仰說給大山傾聽。

“收得住心,穩得下性子”

澇峪派出所在紙坊村一條狹長的夾溝裡,恰好位於陰面,每年春天都來得比別處晚一點。

54歲的所長溫軍文已經在這裡16年了,大山早已將他磨出了一身靜氣——說話不緊不慢,做事不焦不躁。“開車要慢一點,小心落石,什麼時候都不要慌,檢查裝備,做事情要多思考......”溫軍文不厭其煩地囑咐著即將去最遠的西河村巡邏的任天敏、李航、李凱。

“他們都是90后、00后,我得好好交待,都還是娃呢!”溫軍文知道,在這裡工作,最難就是受得住寂寞,收得住心。

救助野生動物以及過路行人,調解村民瑣事兒,走訪溝溝坎坎,是他們的工作常態。用溫軍文的話說,不僅要管人,還要管山,管水,管生靈。幾個月前,因為連日大雪,花豹餓得下了山。他們一邊要保護村民的安全,一邊要幫助豹子度過“難關”。溫軍文聯系當地秦嶺保護工作人員,才將花豹安排至安全地帶。

給河道工人發放《森林防火應急知識宣傳頁》。人民網記者 白鴿攝

李凱是所裡最小的,有點腼腆,但做起事來可不含糊。從海拔最高的冰晶頂上救援登山者,去所轄景區頂著烈日連軸巡邏......隻要談到工作,李凱就打開了話匣子。他說,在這個所裡工作,要克服的最大困難就是“山”。因為山路,有時出警要走一天的路。也可能半年都去不了一次繁華市區。或者採買困難,最想吃的零食送不過來,隻能等食堂阿姨“日復一日”的下白菜面條。但也因為在山區工作,能體會到不一樣的經歷。李凱向我們講了一個“黑狗報警”的故事。有一天夜裡,一位貨車司機不小心跌落高架橋。但因為離村落還有一段距離,群眾並沒有聽見司機喊救命,村子裡的黑狗聽到了,並沖向河邊,發現有人需要援助,便來到派出所通過狂吠“報了警”,在黑狗的帶領下,民警最終找到了受傷的司機。

“隻要你把這裡當個家,會深刻理解這份工作,也會發現這裡的生靈,你守護它們,它們會對你表現出不一樣的靈性。”對於已經把一生奉獻在這裡的溫軍文來說,這早已不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信仰、使命和熱愛。

“我以為當警察是拯救世界”

今年26歲的民警楊旭博,已經到澇峪派出所工作了兩年,他向記者講起了“最抑郁”的前兩個月。

“那時我以為當警察就是拯救世界,結果考上以后,怎麼發現一直在這個山溝裡打轉轉。這裡沒有歹徒需要我去搏斗,更沒有‘怪獸’需要去打,只是處理過路行人車沒油了、沒電了的小事,村裡女性群眾間誰種了誰一行辣椒的‘磕牙’事,確實有點失落。”楊旭博說。尤其由於遠離城市,生活並不豐富。最愛吃米飯的他,卻遇到了一個隻愛做面條的“食堂阿姨”,不吃就隻能餓著。尤其是遇到出警很遠的時候,來回一趟,不到下午3點就餓得前胸貼后背了,但食堂是5點以后才開飯。因為在深山,零食、簡餐也沒有辦法購買。“那時候,你會發現連自己的肚子都拯救不了。”

但后來發生了一件事,讓楊旭博徹底走出了“抑郁”。

巡視河道。人民網記者 白鴿攝

一個在山上某工程打工的外地人一天深夜報了警,因為工頭拖欠了他400元的工資。老所長溫軍文親自處理,十分關切地安慰了情緒激動的當事人,立即對此事展開調查,恰好工頭也去了外地,沒有在村裡,所裡無法當面調解。溫軍文便在接下來的一周時間裡,不厭其煩給工頭打電話,一遍一遍講政策、講道理。最終,400元工錢到賬。

“我當時不是很能理解,這不是什麼大案,為什麼所長花了那麼大的力氣去解決400塊錢的事情?”楊旭博說,“但后來所長和我說,對一般人來說,400塊錢也許沒什麼。但對那個務工人員來說,400塊錢就是他孩子一年的作業、文具費,全家都指望他打工賺錢呢!再者,他已經為了這400塊錢問工頭來回要了好多次了,已經不是錢的問題了,是一口氣、一個理兒。很多時候,就是為了這一口氣不順、一個理兒不明,老百姓就想不開了,就憋成大問題。”

楊旭博恍然大悟,“咱干警察的初心,不就是為了保護老百姓,讓群眾有個說理的地方、出氣兒的地方嗎?但凡群眾能鬧到派出所的,無論別人看起來多麼小,但對當事人來說,一定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希望你去主持公道,讓他們相信天理、法律和人倫道德。”

“能找警察的事兒,哪怕一根針,那都不是小事兒!”楊旭博笑說,他終於明白了所長帶領他們巡邏看到路上的一塊石頭,都要下車把它挪到一邊去的“小事情”了。

“有事就找”和“不厭其煩”

陳秋煥今年已經退休,組織安排她來所裡臨聘幫忙,也成了這裡唯一的“大姐”。她說之前在分局工作,現在到離群眾最近的地方,才深刻感受到群眾“有事就找”其實是一種信任,做基層民警工作就得“不厭其煩”。

“溫所長的處事風格,就像他的姓氏,面對群眾永遠都是溫和不燥,無論多麼激動的兩個群眾,隻要鬧到所長跟前,很快會平復心情。時間久了,都是點名要找‘溫所長’。”陳秋煥說。

在深山裡日常巡邏。人民網記者 白鴿攝

有一次,兩位村民因為三分不到的菜地發生矛盾,都說對方侵佔了自己一行菜的空間。最后,爭到面紅耳赤,指名要找溫所長調解。最終在其勸說下,各讓一分。

而諸如此類的事件,不勝其數。尤其是到旅游旺季,轄區內的森林公園游客增多,流量大,人員復雜,時不時就會出現糾紛。有一年酷夏,一位游客發現自己停在景區停車場的車窗被人打碎了,要求景區賠償,景區叫起了委屈,一時間鬧得不可開交,報了警。溫軍文按照辦案多年的經驗,提出有可能是來景區路上的石子兒飛濺,打破車窗了,也許游客沒有注意,便成了說不清的“迷案”。為了找到証據,印証推測,溫軍文帶著幾名民警,耐心地查找沿途和景區的多個監控,整整查找了5個多小時,終於証明如他推測。

游客和景區的“誤會”解開了,民警們的警服卻早已濕透。

在採訪中,溫軍文和民警們都在重復一個理念——你要是了解山,就知道它的“脾氣”與“靈性”,感受到這裡的人、動物、植物需要什麼。

澇峪派出所。人民網記者 白鴿攝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2023年10月20日,有18個群眾在登山的過程中失蹤了。我們到山上搜救之后才發現基本上都是中學生,最后把孩子救下來之后,家屬對我們非常感謝,給我們送來了錦旗。那一刻,我深深理解到自己守在深山裡的價值感,我們就是這座山的守護者。”作為澇峪派出所的“中生代”,在大山守護了6年的民警任天敏說。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321平方公裡,8個行政村,10余個企事業單位,3000多個常住人口——是大山交給這座11人山區派出所的重擔,無一處不是他們走過的地方,長長的夾溝裡,青山記住了他們的車轍與警徽。

秦嶺無言,卻識“警”心。

(責編:王麗、吳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