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溫文爾雅”,又“熱辣滾燙”
在“漢人老家”品味兩漢三國的文化魅力

2月15日,漢中市博物館古漢台館區裡人頭攢動。游客在這裡了解漢文化、參與特色活動,度過充滿文化氣息的新春佳節。
“2月13日、14日,館內游客量迎來高峰,每天8000多人,明顯比往年多。春節前我們臨時增加了8名講解員,目前20名講解員和志願者全員在崗。博物館為游客提供自助語音導覽,但很多游客更願意通過講解員生動、詳細、有特色的講解,全面了解漢中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內涵。”漢中市博物館講解員熊嬌說。
“去年,漢中市博物館接待游客70多萬人次,游客接待量和我們的講解量創下新高。”熊嬌告訴記者,“博物館是這座城市的‘窗口’。我們希望講好漢中故事,讓更多人了解漢中、愛上漢中。”
龍年新春,漢中市博物館創造性地將地方特色文化結合龍年元素進行推廣,融入春節習俗、傳統文化元素,獻上一場文博盛宴。
講解員帶領游客參觀與龍有關的文物﹔游客紛紛化身為“尋龍大俠”,在館區內參與尋找“龍”飾文物活動﹔孩子與家長一起進行“蛟龍盤曲”游戲、“拉花紙龍”制作﹔游客服務中心為游客精心准備了龍形剪紙……館內歡聲笑語不斷。
“我今年特地帶著愛人和孩子來漢中過春節。在博物館裡過大年,感覺更有文化的氛圍。特別是品漢風、學漢禮、穿漢服,讓我變得溫文爾雅,孩子也收獲滿滿。”來自成都的游客陳非笑著說。
春節期間,漢中市博物館推出定時免費講解服務,還有志願者提供預約咨詢、路線指引、答疑解惑等暖心服務。截至目前,該館已提供志願講解30場,義務服務游客2萬余人。
作為“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漢中市圍繞“漢風年·老家過”主題,春節期間依托兩漢三國文化資源和生態資源優勢,精心准備了“漢家展新姿”“漢風涌新潮”“漢韻迎新春”等六大主題200多項活動。
通過充分挖掘漢文化內涵,漢中市圍繞傳統文化、非遺保護、休閑消費、冰雪旅游、特色年俗,於1月18日至2月24日持續推出形式多樣的活動,充分展示歷史文化底蘊和現代城市風貌,讓市民游客在歡樂喜慶的氛圍中感受“漢風大年”的獨特魅力。
“龍舞”是略陽縣迎新春的傳統節目,寄托著群眾對新的一年五谷豐登、喜樂祥和的美好期盼。2月12日,略陽縣東門廣場人聲鼎沸,舞龍舞獅、採蓮船、扭秧歌……該縣文化部門和各社區群眾精心准備的非遺民俗展演精彩上演。
豐富多彩的節目內容、貼近生活的演繹形式,讓這場非遺民俗展演贏得了無數掌聲與叫好聲。
“我們將陸續組織開展羊皮鼓、薩朗舞、羌繡、剪紙、麻編等非遺展演,為春節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不斷增強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略陽縣文化館副館長王龍說。
“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2月13日,銀裝素裹的漢中龍頭山國際旅游度假區吸引了眾多游客,大家登峰賞雪、滑雪嬉戲、祈福許願,好不熱鬧。
“這裡就像一個夢幻的冰雪世界,太漂亮了!龍年新春,和家人來一趟龍頭山,希望新的一年順順利利,也祝願大家吉祥如意。”來自西安的游客姚瑤說。
漢中市以“暢享冰雪世界,喜迎漢風大年”為主題,在龍頭山、紫柏山、漢江源等地,開展趣味賽事、越野滑雪、滑雪研學等近20項活動,出台一系列優惠措施,讓市民游客樂享冰雪旅游盛宴。
除了“冰雪熱”,漢中市各大景區春節假期上演著“熱辣滾燙”。
鑼鼓喧天,彩綢飛舞。在位於興漢新區的興漢勝境漢人老家街,舞龍舞獅、變臉等新春民俗表演活動精彩紛呈。游客們高興地和表演者互動,現場熱鬧非凡﹔
勉縣諸葛古鎮人山人海,“升級”后的《出師表》演出一天4場,場場爆滿﹔
城固縣上元觀古鎮游人如織,舞龍舞獅、扭秧歌、歌舞戲劇等文化活動和節目輪番上演,引得游客掌聲陣陣﹔
寧強縣青木川古鎮,游客白天游古街、看儺藝表演,晚上體驗篝火晚會﹔
留壩老街游客絡繹不絕,古香古色的百年老街搭配“花式”民俗演出,將喜慶祥和的氛圍推向高潮……
不管是“溫文爾雅”,還是“熱辣滾燙”,在漢中,人們賞山水,品文化,穿越兩漢三國,感受“漢人老家”的獨特魅力。(穆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熱門排行
- 1西安地鐵:增配備用列車 延長運營時間
- 2多彩活動慶新春
- 3逛燈會 賞花燈 春節裡的“儀式感”
- 4千載詩意 山河長安
- 5中國女籃獲巴黎奧運會“門票”
- 6遇見西安,遇見平安
- 7歡樂吉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
- 82023年度陝西改革優秀案例評選結…
- 9陝西省藥監局加強“兩品一械”質量安…
- 10春節期間陝西上線居家老年人照護課程
- 11春節期間注意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
- 12延川黃河乾坤灣景區獲評國家5A級旅…
- 13新春走基層|在新家園興業 在家門口…
- 14春節祝辭
- 15西安首個“五車並聯掉頭”路口亮相
- 16“光景一年更比一年好”
- 17方寸舞台融合非遺與科技 無界時空演…
- 18春節不閉館 服務不打烊
- 19向大家致以新春問候和美好祝福
- 20陝西自貿區19項改革創新成果在全省…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