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花,要讓更多人看到

6月15日,在延安大學主辦的陝西省重大科技專項“山丹丹優質高抗雜交新品種培育與年周栽培新技術研究”發布會上,延安大學齊向英團隊發布了“延丹1號”“延丹2號”兩個山丹丹花新品種。野生山丹丹花單株花期隻有5天至7天,新品種花期50天左右,且適栽范圍更廣。
延安大學校園試驗田裡,新品種正在開放,花瓣顏色鮮艷,植株高度、花朵形狀與延安野生山丹丹一致,花朵頷首綻放,葉片密而多,充滿生氣。
“相比野生山丹丹花,它們莖稈更強壯、成活率更高,還能實現成片栽培。”延安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齊向英介紹。
從找到野生山丹丹,到人工干預培養選育出新品種,齊向英用了18年。
2000年,齊向英從陝西寶雞來到革命聖地延安求學,卻沒有在山間地頭看到他心心念念的山丹丹花。為什麼如此傳奇、如此美麗的花朵在陝北如此罕見?這讓他悵然若失。此后在延安大學學習期間,他一直研讀關於山丹丹花的各種資料。
2004年,大學本科畢業后,齊向英做出了影響一生的決定——科研主攻方向確定為對山丹丹花的開發、保護和利用。他和幾名同學上山下窪,鑽溝溜坡,在陝北的每一道山梁和地溝中尋找心中的山丹丹花。幾經波折,他們最終在延川縣乾坤灣的一處背窪地找到了3株野生山丹丹花。這3株雜草叢中的山丹丹鮮艷奪目、格外亮眼。
“這麼美麗的花朵,一定要讓更多人看到。”帶著這樣的信念,齊向英在研究生階段把大量心血傾注在山丹丹的繁育上。他經常背著帳篷,在延安的山山峁峁尋找優質種質資源,進行人工培育山丹丹的“艱難之旅”。
2012年,已留校任教的齊向英,與他的山丹丹大學生創業團隊取得階段性突破:室內快繁技術獲得了國家專利,山丹丹原生質體融合取得了成功。
2016年,山丹丹花成為延安市的市花。同年,延安大學精挑細選的20粒山丹丹花籽隨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升上太空,開啟了航天育種新模式。2022年,延安大學首個經人工干預培養選育並通過初審的山丹丹新品種“延丹1號”問世。
目前,“延丹1號”已經在13個省份進行栽培測試並成功開花。“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山丹丹花一定能作為陝西花卉的‘名片’,在更多地方燦爛開放。”齊向英說。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30日 0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