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春節,我省文化活動為觀眾帶來了不一樣的生活煙火與文化意趣。輪番上演的廣播劇、紀錄片,擴充了人們的精神空間﹔線上線下的多場次展覽,讓陝西豐厚的文化資源浸潤人心﹔悉數亮相的京劇秦腔,讓更多人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之魂……一道道豐富多彩的文化盛宴透出濃濃的“年味”,為觀眾帶來無數歡聲笑語。
品劇 廣播電視輪番上演
2月13日,由省委宣傳部、省廣播電視局、西安佳諾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劇、陝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項目——13集廣播劇《國家至上》,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記錄中國》欄目播出。該劇是2021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播出的第4部陝西廣播劇。
該劇通過講述三代航天人經過不同人生軌跡、不同人生體驗,最終堅定不移地走向“同心鑄就中華民族飛天夢”的故事,描繪了中國航天事業一步一個腳印走向高速發展的輝煌歷程。同時,該劇以一個典型的航天職工家庭的情感和生活細節,展現了中國航天人“追求卓越”的工作態度和“國家至上”的奉獻精神。
評論家楊小琉說,當前,廣播劇不僅“重磅回歸”人們的文化生活,同時呈現出緊隨時代的嶄新態勢。廣播劇《國家至上》正是我省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謳歌時代、謳歌英雄,精心創作出的優秀文藝作品。
同時,由西安廣播電視台出品的大型人文紀錄片《手中的一帶一路》在春節期間播出。這是首部跨國拍攝、聚焦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傳統手藝歷史與現狀、文化交流與經濟活動的紀錄片。該片以歷史的視角、時代的視角、人文的視角切入,追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民間手藝的興衰與演變,探求匠人匠心與生活品質、生活美學的關系,展示中外文化交流歷史,弘揚工匠精神。該片分別邀請馮驥才、冷淞和薩蘇擔任總顧問、總策劃、總撰稿,足跡遍布全國七個省市,橫跨歐洲、非洲和大洋洲,行程10萬多公裡,全力挖掘風格迥異、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情和手工技藝。該片從2月11日起在西安廣播電視台各頻道滾動播出。
觀展 線上線下同步進行
牛年春節,陝西各文博開放單位在做好疫情防控和堅持“限量、預約、錯峰”的前提下,集中推出70多個線上線下展覽和130多場次的線上線下活動。
線下展覽主要有陝西歷史博物館“古芮新跡——陝西澄城劉家窪東周遺址考古成果展”、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韻盛宴——西藏文物珍品展”、西安碑林博物館“士子的行旅——‘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中國古代科舉與旅行特展”等原創歷史文化展,為觀眾奉上文化大餐。線上展覽主要有省文物局“互聯網+革命文物”教育平台推出的“紅旗漫卷——陝西革命舊址雲上系列展”、陝西歷史博物館推出的“秦風頌廉——陝西廉政文物展”、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推出的“平天下——秦的統一”、安康博物館“‘妙手匠心’——安康博物館館藏青銅器保護修復成果展”等。
今年春節期間,陝西各文博單位還將依托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網絡平台推出短視頻、直播、微視頻等,讓觀眾雲游博物館。
2月12日,由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館、陝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共同主辦的“2021歡樂春節·秦QIN——兵馬俑的前世今生現代藝術線上展覽”塞爾維亞歡樂春節專場活動上線。此次展覽聚焦歷史、遺產、藝術、文創,融合中國春節、塞爾維亞風情、陝西民俗等多種文化元素,系列展現兵馬俑主題的衍生創作成果,讓“復活的兵馬俑”陪伴觀眾穿越時空,共享獨具陝西特色的中國新年雲端文化盛宴。展覽分為“歷史綿迭”“覽古觀今”“古法藝作”“中西匠心”“途秦欲旅”“訪古出新”“奇思律動”七大篇章,包括VR兵馬俑展館全景、Hello兵先生系列紀錄片等內容。展覽還專門設計了互動環節,讓觀眾在雲端感受歡樂祥和的中國年。
看戲 多劇種閃亮登場
牛年春節,陝西廣播電視台和西安廣播電視台精心“烹制”了兩台“戲曲大餐”,讓愛好戲曲的觀眾們過足“戲癮”。
2月12日晚,由省文化和旅游廳等主辦的“家國長安·梨園新篇”——2021陝西省戲曲雲春晚在陝西廣播電視台五套黃金時間播出。整場晚會既有陝西省第九屆藝術節涌現出的優秀作品,也有以東西南北大拜年、謳歌最美奮斗者、禮贊改革先鋒等為主題的作品,同時,網絡流行唱段,陝派相聲、秦歌、京劇等也悉數亮相。演出劇目有《大樹西遷》《苦樂村官》《路遙的世界》《江姐》《林海雪原》《桃園借水》《紅色娘子軍》《王桂花紡線》等經典唱段,我省梅花獎演員邊肖、李娟、齊愛雲、任小蕾、侯紅琴、張蓓、李軍梅、張濤、趙陽武、李小青等閃亮登場,梅花獎、文華獎、白玉蘭戲劇獎得主李梅壓軸演出了《巾幗英雄穆桂英》。
除夕夜,西安廣播電視台絲路頻道播出的《2021年春節戲曲晚會》由23位戲曲名家聯袂演出,全國10個劇種的精彩唱段悉數亮相,盛況空前,充分展現了“千年古都常來長安”的文化魅力。《徐策跑城》《五典坡·飄彩》《江姐·看長江》《大登殿》《珠帘寨》《沁園春·雪》《武家坡》等經典唱段輪番登場。
日前,由百年易俗社復排的大型秦腔傳統劇《白蛇傳》舉行內審首演,獲得滿堂喝彩。該劇將於正月初六在易俗大劇院正式與觀眾見面。此次復排《白蛇傳》,易俗社全員上陣,從導演、作曲、舞美到演員啟用了眾多青春力量,主演陣容中既有惠敏莉、李東峰、祁建茹等秦腔名家,也有張臘梅、盧麗華、趙璐璐等秦腔生力軍。復排版《白蛇傳》分《游湖》《締婚》《陰謀》《驚變》《盜草》等12場,重現了秦腔舞台多年未現的“耍牙”“火流星”等絕技。
春節期間,易俗社還將上演《三滴血》《貂蟬》《慈母淚》《雙錦衣》等經典大戲。
(記者 李向紅 李衛 師念 郭青 柏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