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指出,肉毒杆菌食物中毒在臨床上以惡心、嘔吐及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如眼肌、咽肌癱瘓為主要表現,中毒者如搶救不及時,病死率較高。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分析指出,盡管肉毒杆菌對成人和1歲以上的兒童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對1歲以下的嬰兒存在較大威脅。
【詳細】

本地新聞
- 按恆天然的說法,早在今年3月,企業便發現潛在質量問題,當時對某一產品的檢測發現梭菌屬細菌。只是,這一菌屬許多菌種屬於無害,因而企業在接下來幾個月裡對產品樣品實施進一步檢測。直至7月31日,檢測中發現了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肉毒杆菌……【詳細】
- 中國是新西蘭奶粉的主要進口國之一。中國國家質檢總局2日立即與新西蘭駐華使館取得聯系,要求新方立即採取措施,防止問題產品影響中國消費者健康。同時,質檢總局要求進口商立即召回可能受污染產品,要求各地檢驗檢疫機構進一步加強新西蘭輸華乳制品的檢驗監管……【詳細】
- 我國是新西蘭乳制品最大的出口市場,我國80%的進口奶粉來自新西蘭。國家質檢總局官方網站公布了4家可能進口了受污染恆天然乳制品名單,包括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和杭州娃哈哈進出口有限公司、上海市糖業煙酒(集團)有限公司、多美滋嬰幼兒食品有限公司……【詳細】
- 針對最新曝出的新西蘭毒奶粉事件,國家質檢總局的反應可謂迅速。然而,這種“迅速動作”的背后,卻多少有點“亡羊補牢”的味道。公眾不免質疑:成噸的問題奶粉,從新西蘭的眼皮子底下飄洋過海到了中國,又怎麼從質檢部門的指縫中溜進了中國市場?【詳細】
應該說,此次新西蘭“毒奶粉”事件,揭示出的最大問題就是國內乳業的原料之困。乳清制品是生產嬰兒配方乳粉的主要原料,在國內,隻有極少數奶企具備了脫鹽乳清粉加工能力。受到“三聚氰胺事件”的沖擊,國內消費者對進口奶源信任度更高,導致進口乳品市佔率一路上揚。此次新西蘭“毒奶粉”事件爆發之后,將對依賴進口乳源的企業造成打擊,也對國內乳企提出新的挑戰。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