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生态渔业迎丰收
20000公斤桃花鱼游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工人正在捕捞桃花鱼。刘东摄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地处秦巴山脉腹地的安康市汉阴县,坐拥汉江、月河水系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加之温润适宜的气候条件,为生态渔业发展铺就了天然沃土。近年来,汉阴县锚定生态渔业养殖赛道,持续优化养殖品种,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当前,汉阴本土养殖的桃花鱼喜获丰收,在金秋时节勾勒出一幅“鱼跃人欢”的增收画卷,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11月3日,走进汉阴县城关镇月河村阴浸沟水库,在清晨薄雾的笼罩下,工人们正在奋力拉网进行捕鱼作业。随着渔网不断收紧,一尾尾色泽鲜亮、体态饱满的桃花鱼翻腾出水,银鳞闪烁间,为斑斓秋日增添了一抹动人的丰收景象。
“我们六月份大概投放了100万尾鱼苗,到现在四个月左右就上市了,大概产量在20000公斤左右,产值在80万元左右。”汉阴县农村供水公司渔业部负责人王进介绍道。
好山好水出好鱼。汉阴桃花鱼凭借肉多刺少、肉质细腻鲜美等特点,在市场上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汉阴桃花鱼口感鲜嫩、肉质肥厚细腻、鱼刺也比较柔软,市场需求量比较大。目前桃花鱼主要销往安康、汉中、西安等周边地区,还有一部分销售到浙江那边。”安康鸿诺立瑞生鲜有限公司负责人邝丽说。
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多元化的养殖探索和清晰的发展思路。汉阴县不仅在传统水库进行养殖,还积极尝试在池塘、稻田、高位陆基鱼池等不同环境中进行桃花鱼的实验性养殖,验证其适应性与可行性。
“我们今年在池塘、陆基桶、稻田,分别都进行了投放,进行实验性养殖。” 王进笑着说道。
立足资源禀赋,汉阴县正积极推动桃花鱼产业从养殖环节向苗种繁育、产品深加工、品牌销售等上下游延伸,着力提升产业附加值,构建集养殖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生态渔业融合发展体系,让桃花鱼从“水库鲜货”变成“增值商品”。
如今,桃花鱼已成为汉阴生态渔业一张亮丽的名片。预计2025年汉阴县桃花鱼总产量将达20000公斤以上,不仅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更实实在在地鼓起了渔民的“钱袋子”,成为带动农户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的“活水源泉”。下一步,汉阴县将持续深耕生态渔业,不断提升桃花鱼品牌影响力,让这尾“致富鱼”游得更远,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来源:汉阴融媒 刘东 王建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热门排行
- 1行走传统村落丨古村酿新“酒” 醉了…
- 2氢能+智联 重卡跑好新赛道
- 3“种地”也有“黑科技”
- 4陕西省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
- 52025年前三季度陕西GDP同比增…
- 6赴一场“农”墨重彩的盛会
- 7人民日报看陕西丨红色热土新风劲(快…
- 8人民日报看陕西丨延水河畔乡风新
- 9 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在延安举行
- 10陕西“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
- 11秦创原引领科创蝶变
- 12听!盛唐文明在说话
- 13西十高铁陕西段完成铺轨
- 14 秋日中国铺展美丽画卷
- 15文明乡风润三秦
- 16前三季度陕西水果网络零售额突破16…
- 17文体活动点燃乡村热土
- 18西安铁路局2025年货物发送量突破…
- 19陕西“三项改革”激活创新“一池春水”
- 20西安口岸今年入境外国人突破20万人次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