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耀‘十四五’ 全景看三秦”融媒体调研采访团走进韩城

韩城,古称“龙门”。提起这座城市,你首先想到的是麻辣鲜香的“大红袍”花椒,还是黄河岸畔“鲤鱼跃龙门”的起源?9月26日,“‘陕’耀‘十四五’ 全景看三秦”融媒体调研采访团走进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
调研期间,采访团先后走进陕西旭强瑞清洁能源有限公司、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生态龙门绿碳产业有限公司、陕西为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实地走访调研,了解韩城从氢能“智造”到钢铁“景区”,从固废利用到“花椒之都”的产业发展成效。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韩城花椒已形成成熟完备的产业体系,衍生出花椒锅巴、花椒啤酒、花椒酸奶等7大类40多种产品。
陕西为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花椒籽正在进行壳仁分离。人民网记者 孙挺摄
“哇,花椒的味道好浓郁!”秋雨绵绵,陕西为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园区内花椒香满溢,直冲鼻腔。在这里,花椒被打包储存在智能立体式充氮冷储库中,里面温度常年保持在-3℃到-5℃,充氮控氧系统能够有效减少花椒风味物质的流失,储存量达5000吨。
走进园区展厅,花椒油、花椒酱、花椒面皮等系列深加工产品让人眼花缭乱。“今年1至9月,我们所有花椒加工产品的销售额约1.1亿元。”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
陕西为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厅内的花椒产品。人民网记者 孙挺摄
据了解,2022年韩城获得国内首个花椒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目前,韩城市花椒栽植面积达55万亩,花椒产量突破3600万公斤,三产产值突破40亿元。
2024年以来,韩城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120辆氢燃料电池重卡投入运营,氢能全产业链加速布局;龙钢炼钢饱和蒸汽发电、旭强瑞40兆瓦余气资源综合利用发电、煤矸石绿色无害化综合处置示范线等项目建成运行。
陕西生态龙门绿碳产业有限公司年产90万平米微晶玻璃示范生产线。人民网记者 孙挺摄
煤矸石是采煤过程和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含碳量较低、比煤坚硬的黑灰色岩石,属于固体废物。陕西生态龙门绿碳产业有限公司,致力于将煤矸石变成微晶玻璃系列产品,并将其运用到工业耐磨材料和新型建材领域,实现了“变废为宝”。
陕西旭强瑞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利用园区氢气资源优势及运力场景优势,推进氢燃料电池重卡运营,稳步推进氢能物流平台建设示范应用,完成了“韩城—渭南—西安城际氢能廊道”重卡运输测试。
陕西旭强瑞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液化天然气项目现场。人民网记者 孙挺摄
作为一座绿色化、智能化的钢铁基地,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将厂区建设成AAAA工业旅游景区。企业首创“三链融合”党建工作法,组建了12个“党员技术尖刀班”,创新“红色炉台”赛马项目,将党建融入降本增效,55个支部实现“一支部一特色”全覆盖。
“目前,我们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国家及省级重点项目工程。”该公司党委工作部部长张新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