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持续优化高校专业设置,直接支撑重点产业发展的专业数量增至1602个——
学科专业更适应国家发展需求

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作为教育部本科专业与区域发展匹配度分析试点的6个省市之一,陕西高校直接支撑重点产业发展的学科专业数量从2022年的1348个增至1602个,增长约19%。
推动本科专业成群成链成势
立足服务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陕西围绕“四新”专业服务产业发展,开展深入调研,深化“就业—专业设置—招生”联动调整机制,积极开展学科专业与产业发展耦合图谱建设,推动本科专业成群成链成势,提升高校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近3年,陕西新增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数字经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立足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布点176个,淘汰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等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就业率连续多年偏低的专业布点209个,实现了存量优化与增量创新“双轮驱动”。
陕西省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立足实际“分类施策”,陕西不断强化政策牵引,省教育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部门,出台陕西省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实施方案,不断强化服务导向,主动承接“应需而为”。
陕西面向省域高校发布“引导发展清单”,在直接支撑重点产业发展的1602个本科专业点中,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04个,占全省一流本科专业总数的75%,一流专业高度契合产业发展,专业布局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稳步增强。
今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新增智慧交通、资源环境大数据工程、数字经济等专业。
4月28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肖国庆告诉记者:“我们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交通运输和交通工程建设基础上,新增了智慧交通专业,精准服务智慧城市、智慧交通运输的产业需求。”
近年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立足“建筑科技”学科优势特色,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陕西省产业发展需求,推进专业向“智能+”“绿色+”“健康+”“国际+”转型升级,为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建筑科技”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多举措提升育人质量
为更快响应国家战略,教育部首次建立了战略急需专业超常设置机制,对于中央最新部署、高度关注的战略领域,开辟相关专业设置即时响应“绿色通道”。
西北工业大学这次获批低空技术与工程等两个本科专业和统计学第二学士学位专业。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就是通过“绿色通道”新增的专业。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以低空基础设施、低空航空器、低空运行与保障为研究对象,在低空设计开发、生产制造、适航审定、运维保障等方面为国家培养人才。”西工大教务部部长王海鹏表示。
主动实施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十四五”以来,西工大新增海洋工程与技术等11个本科专业,撤销(停招)环境工程等19个不适应社会需求、发展潜力不足的本科专业,专业调整数目占现有专业数量的41%。
“学校将扎实推进‘总师育人文化’走深走实,持续推动专业内涵建设和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提升‘总师型’人才培养质量。”王海鹏说。
在教育部公布的名单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增了智能材料与结构、电子信息材料两个专业和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这几个专业都是为响应国家战略、填补人才缺口、提升国际竞争力而设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院院长苏涛教授介绍,我国电子信息材料领域的头部企业正在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中国电子信息材料领域面临400万名专业人才缺口。这次新专业设置,就是学校响应国家需求,为行业培养急需人才的举措。
为科技强国培养融合人才
强化放管结合,联结行业“精准匹配”,陕西连续多年面向高校发布“引导发展名单”,将176个专业纳入名单,超常规布局人工智能、国家安全、碳中和、生物育种、智慧耕地、智能医学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民生急需领域相关专业。
西安邮电大学新增智能视听工程、智能无人系统技术两个专业。其中,智能视听工程专业为2025年批准列入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
“这两个专业是学校为主动响应国家战略、聚焦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对接陕西省重点产业链而设的。”西安邮电大学教务处处长刘有耀说,从2017年开始,学校不断完善智能“感知、传输、计算、控制、安全、应用”协同发展的专业体系,增设人工智能等17个新专业。
大力支持人工智能与其他专业交叉融合发展,西安邮电大学加快发展以人工智能为牵引的专业群建设,通过深度对接行业产业发展,持续深化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与交叉创新,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急需领域实战人才。
西安工业大学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材料智能技术两个新专业这次通过备案,将于今年开始招生。
“为精准契合社会人才需求,深度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紧密对接陕西省34条重点产业链,学校特设置了这两个新工科专业。”西安工业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李炳表示,学校高度重视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近5年增设人工智能等新专业7个,撤销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8个。(记者 吕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