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袜子的“智造”

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的柏润智能织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柏润智能织造”)生产车间,随着电脑前的工作人员点动鼠标,一排排袜子花样被排列出来。此时,车间里的流水线、机器的运转情况就像“孪生”的画面,也同步出现在电脑屏幕上。这就是由“数字孪生技术”打造的织袜子“智能车间”。
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业的车间一度是“千人纱、万人布”的热闹场面,但走进柏润智能织造的高端纱线纺织项目现场,只有一排排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几名工作人员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就可实时查看各个生产环节的运行状态。
西安工程大学把科研教学搬进工厂车间。人民网 王丽摄
“除了需要换纱线时,车间里基本不用人工操作。”西安工程大学科研院副院长张守京介绍,2023年,他带着学校团队做了“驻厂科研团”,开启了“学校+企业+地方政府”的合作模式,联合打造出了这个“智能车间”。以前一个工人只能看护10台织袜机,现在可以同时看护60台左右。“效率更高,辛苦程度更低。”张守京说。
据柏润智能织造负责人王亮介绍,2023年11月,公司投入3000万元,围绕袜机电控技术、织袜编程软件、全场景MAS系统的研发,和西安工程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从此把学校的教室也“搬”进自家的生产一线。“张教授和学生们就在这里上课、科研,也在这里和工人一起上下班,有问题随时就能解决。”王亮说。
如今,在这个“智能车间”里,每秒钟有5000次各类生产数据被采集,“数字孪生技术”作为“智慧大脑”,可依据实时数据自动分析、自动远程操控,对每台设备进行柔性化派单,生产效率提升37%。
而西安工程大学科研团队的加入,带来的不仅是“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还为柏润智能织造解决了袜机研发升级的问题。
工人正在调试智能化袜业一体机。人民网 王丽摄
“想要做出高品质的袜子,就需要最先进的织袜机,但现在市场上最好的袜机是意大利产的,成本太高。”王亮说。柏润智能织造和西安工程大学共同自主研发电控系统、编织操控软件,最终,智能化袜业一体机问世。该一体机可将织袜、翻袜、缝头等工序在一台机器上一次成型。“就是要做一台这样的机器,打破高端袜机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的局面。”王亮说。
如今,王亮梦想的智能织袜机已经是他们企业的“神兵良将”。“我们现在有袜机和袜子两大产品板块。从2024年投产到2025年3月,两大板块已经创造了约7000万元的收入,单是织袜机年产量就可达2000台。”王亮说。
智能化袜业一体机。人民网 王丽摄
柏润智能织造的展厅里,展示着织袜设备的历史变迁——从最早100多年前的手摇机,到现在生产的智能一体化织袜机。“全球每10双中高端的袜子,7双是由意大利设备生产,他们的设备在国内的售卖价格在23万到28万之间,我们生产的织袜机量产后每台售价10万元左右,而且产品质量和意大利的设备属于同等水平。”王亮指着一台“安康造”的智能袜机,满是自豪。
目前,这个位于安康的“智能车间”,可年产中高端袜子6000万双,深受多个国家的消费者喜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