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陕西频道

人民日报看陕西丨壶铃爱好者张天雄——从“撸铁”到捧金

本报记者 张丹华
2025年04月15日08:4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

壶铃爱好者张天雄——

从“撸铁”到捧金

再过一个月,新西兰全国壶铃比赛就要举行。在新西兰留学的陕西小伙张天雄(上图,受访者供图)正努力备赛,每天花在健身房的时间更多了。

去年10月,在国际壶铃举重联盟(IUKL)世锦赛中,张天雄在男子32千克10分钟长循环、男子24千克30分钟长循环马拉松两个项目中夺得冠军,为中国在该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这位练习壶铃9年、兼具运动员与教练员双重身份的年轻人,用坚持与热爱,将壶铃运动带入更多人的视野。

壶铃源于古希腊的砝码,最初是称重工具,后于俄罗斯发展为竞技项目,如今由国际壶铃举重联盟主导全球赛事。比赛规则强调耐力与效率,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最大次数的抓举、高翻等动作,选手重量级别从68公斤至73公斤不等。

“壶铃的魅力在于便捷性与高效性——短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可激活有氧与无氧系统,动作设计兼顾推、拉、举、抛等爆发性动作。”张天雄说,“比赛训练中,我常忘记时间的流逝,完全投入其中,这种专注感令人着迷。”

张天雄并非体育科班出身。大学主修建筑的他,早年性格内向,曾学过泰拳,又受父亲影响爱上户外骑行。毕业后,他投身健身行业,2016年前往泰国普吉岛学习体能训练,首次接触壶铃运动。

壶铃设计独特,重心偏离手柄,迫使身体调动更多肌群维持平衡,从而起到锻炼全身的效果。“重心偏移的壶铃与摆动、硬举等多轨迹运动模式结合,可同时提升力量、爆发力、心肺耐力和身体稳定性。”张天雄说。

被其独特的训练方式吸引,张天雄决定前往俄罗斯,师从当地教练,继续深造。

独自到异国他乡拜师,独自在世界各地参加比赛,孤独感和肌肉酸痛使他无数次想过放弃。但在大家的鼓励下,他坚持了下来。

2019年,张天雄在国内创立了壶铃协会,目前已经培训了1000多名壶铃爱好者。

提及给新手的建议,这位冠军教练起身示范动作。“别盲目追求重量!”他手持15公斤壶铃,在空中划出一道流畅的弧线,“先掌握基础动作,感受身体与器械的‘共振’。建议系统学习而非盲目模仿,避免因动作不规范受伤。”

在国际壶铃举重联盟世锦赛夺冠后,张天雄坦言“开心但非狂喜”,他更珍视8年来不断努力的过程。未来,他计划每年参赛,并继续推广壶铃运动,“成绩水到渠成,真正的热血在于不断突破自我。”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15日 17 版)

(责编:白鸽、李志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