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冻”越要动 健身再“升温”
——陕西群众积极参加冬季体育锻炼扫描
一月八日,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游客服务中心门前的小广场上,群众习练太极拳。
1月7日,群众在革命公园的小广场上踢毽子。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九、四九通常被认为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段。寒冷的天气让许多人更愿意“躲”在温暖的室内,这大大降低了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
其实,冬季并不是一个适合“躺平”的季节。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在冬季,以正确的方式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不仅能帮助我们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还能让身体更好地适应寒冷环境,保持健康和活力。
近日,记者走访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陕西省体育场、革命公园、陕西省体育训练中心等多个全民健身热门区域。各年龄段群众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拥抱健康生活的身姿,以及他们展现出的精气神和活力,令人印象深刻。
在坚持中收获健康
“如果你没坐过清晨的地铁,你不会知道有多少年轻人在为梦想奋斗;如果你没逛过清晨的公园,你不会知道有多少老年人在为健康奋斗。今天是三九的第一天,天气很冷,但坚持来打拳的人比前几天还要多。”71岁的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西安大华太极拳辅导站负责人谢星林说。
1月8日7时30分许,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游客服务中心门前的小广场上,不少晨练群众身着练功服、跟着悠扬的伴奏音乐,在谢星林的带领下认真习练太极拳。“这个辅导站已经有30多年历史了。在这里学习、练习太极拳和健身气功,并从中受益的人,少说也有几千人。”谢星林说,“太极拳和健身气功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长期坚持习练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西安市民付曼龄从1997年开始练习太极拳,20多年来每日不辍。“我今年已经69岁了。”付曼龄爽朗地说,“我能明显感觉到习练太极拳对我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善。我们站点的很多人都和我一样,越练越爱练,越坚持越不想停下。我们都是‘中式健身’的受益者。”
走在清晨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仿佛置身于全民健身大舞台。慢跑的、打拳的、踢毽子的、跳广场舞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健身群众在风景如画的公园里,轻松地享受着健身时光,快乐地分享着参与体育锻炼的经验和收获,在潜移默化中为自己的幸福生活筑牢了健康基石。
在奔跑中快乐成长
“跑起来!跑起来!收紧核心,膝盖尽量抬高,频率加快!”1月10日,在陕西省体育训练中心的足球场上,30余名身着运动服的男孩子在教练的带领下,你追我赶地进行着热身运动。慢跑、高抬腿跑、蛙跳、拉伸……一套动作下来,他们的身子都热了起来。
“这有啥,我晨跑的时候比现在还冷呢!”西安高新区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何鹏博说,“学校已经放寒假了。今天我们来参加校队的寒假集训。除了参加队上的训练,我计划在这个寒假每天6点半起床,并坚持晨跑。冬练三九,这个冬天是我提升自己的重要时期。等开学了,我要让教练和队友都大吃一惊。”
场上的孩子们踢球踢得热火朝天,场边等候的学生家长段健说:“看他们踢球那么快乐,我也想上场踢几脚过过瘾!我孩子今年小学三年级,踢球一年多来,身上发生的变化特别明显,不仅壮实了,不容易生病了,还更加坚强,更有自信了。所以,我和他妈妈特别支持他参加体育锻炼。除了踢足球,这个假期我们还给他安排了游泳兴趣班。”
2023年以来,连续举办两届的陕西省三人篮球联赛在全省各地掀起“篮球热”。时值冬日,寒冷的天气也没能阻挡住篮球爱好者的脚步。“天气冷,运动运动就好啦!今年寒假我们几个准备自己进行特训。等开春了,我们再报名参加陕西省第三届三人篮球联赛。”1月11日10时许,在陕西省体育场的篮球场边,刚和小伙伴打完球的西安市第八十二中学学生张海翔说。
在运动中享受生活
1月13日21时许,寒风中的曲江池遗址公园并不冷清。在公园的路灯下,有人快步行走,有人悠闲散步,有人埋头奔跑……
系紧鞋带,把手机塞进臂包,戴上耳机,压低棒球帽……每天晚间,住在中海·东郡小区的居民刘娜都会到曲江池遗址公园跑步。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让她保持着很好的健康状态。
“我在高新区上班,平时的工作压力很大。跑步是我非常喜欢的运动方式,不仅锻炼身体,还能放松精神。”刘娜说,“在曲江池遗址公园晨跑、夜跑的人很多,大部分是住在附近的居民。时间长了,常来锻炼的人就互相熟悉了。不过我更喜欢一个人跑,不仅可以更加专注于呼吸和脚步,提高锻炼效果,还可以让自己浮躁的心平静下来。”
革命公园是西安城墙内的“老字号”公园,一直是周边群众健身锻炼的好去处。56岁的西安市民张美凤每天早晨都会来这里和朋友们踢毽子。她说:“运动使人健康,运动使人年轻。每天来踢毽子,和朋友聊聊天,对我而言是非常快乐的事情。以前上班时,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我忽略了生活中的许多美好。现在终于有时间了,我要好好锻炼身体,心情愉悦地享受生活。”(张江舟文/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