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陕西频道>>人民网看陕西

陕西榆林:黄土高原春耕忙

吴德锋
2024年04月26日06:05 | 来源:人民网-陕西频道
小字号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干燥的土地!”4月24日下午,在榆林市榆阳区古塔镇罗硷村旱作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看着被翻土机翻过两天、颜色发白的土块,一位同行的记者惊叹道。

榆林地处陕西偏北,春天来的比陕西其他地市晚一些。目前,榆林正处于春耕生产的关键期,各地群众纷纷抢抓农时,或者忙碌地翻地、施肥,或者在地里播种玉米、马铃薯……

榆林地处黄河流域上中游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严重受到水资源制约。发展旱作节水农业,让农田不再“饥渴”是榆林农业生产面临的必答题。

罗硷村的土地被翻土机深翻后,将种上玉米、大豆、高粱等农作物。这些作物种下去后,在干旱的土地里又如何生长?

据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员吴三梅介绍,罗硷村旱作农业生产示范基地采用全膜深沟探墒穴播技术、大豆套玉米复合带状种植技术,并使用抗旱保水剂、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机械覆膜等,能有效解决农业生产干旱缺水的问题,提高综合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

“这些先进的旱作农业技术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粮食丰收。2023年,示范基地高粱平均亩产达到1300斤左右,谷子平均亩产700斤左右,而且品质还不错。”罗硷村党支部书记罗彦如说。

罗彦如在干旱的地头讲解罗硷村农业生产情况。 人民网 吴德锋摄

先进的技术源自持续不断的投入。据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苗霞介绍,2022年起榆林市累计投入6.377亿元旱作节水专项资金,建成高效旱作节水农业113万亩,项目区实现“三节两增”(亩均节水30%、节肥20%、节劳20%,增产20%、增收20%)。

在装上滴灌设施,拥有上千亩高标准农田的榆阳区巴拉素村,则是另一番景象。村民们正在一片上千亩的玉米地里用施肥机施肥。“肥施完后,过几天我们就在地里播种玉米。”该村村民赵子亮介绍,“机械施肥和播种速度比人工快,五一之前就可以种完!”

“这片高标准农田,玉米亩产能够达到1100公斤。从种植到收割,全程机械化。”巴拉素村党支部书记赵格平告诉记者。目前该村已经成立了两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40余台农业机械,覆盖了农作物种植的各个环节。

巴拉素村村民在玉米地里施肥。 人民网 吴德锋摄

“截至2023年底,榆林全市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332.9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2.05%,接近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苗霞表示。

同样的机械化作业,4月25日下午在神木市西沟镇四卜树村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火热进行。村民们正在忙着播种马铃薯。一袋又一袋马铃薯种经过机械装车,运输到旁边的万亩种植基地,又通过机械装到播种机上,几位村民配合着将种子种到地里。几分钟,播种机就种下一袋上百斤的马铃薯种。

“我们公司种植的马铃薯目前已实现机械化、覆膜起垄、水肥一体化管理,预计亩产达5吨以上。”四卜树村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负责人刘忠强自豪地说。

旱作节水先进技术、规模化、机械化给予榆林农业发展很大的底气和信心。据苗霞介绍,2023年,榆林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6.58亿元,比上年增长4.6%,增速全省第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35元,增长8.1%,全市农业农村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优态势。

(责编:吴德锋、吴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