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陕西频道

“西安年”何以成“顶流”

2024年02月25日08:23 | 来源:陕西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西安年”何以成“顶流”

城墙魁星楼前,与“李白”隔空对诗;昆明池畔,观赏斑斓花灯倒映水中;大唐芙蓉园里,身着汉服领略盛唐风韵……龙年春节,西安文旅市场“热气腾腾”。五湖四海的游客汇聚古都西安,感受“诗意长安”独有的“中国式浪漫”。西安拿出饱满的热情,以新方式、新潮流、新气象喜迎八方宾朋。

从数据看,今年的“西安年”成绩斐然:春节假期,曲江、南门、钟鼓楼、临潼等重点文旅聚集区接待游客1617.09万人次,同比增长47.22%;全市3A级以上景区共接待游客1060.5万人次,同比增长41%。西安不仅成为春节假期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也位居入境游国内主要目的地榜首。

2月24日,央视元宵晚会西安分会场的《万象长安》再次惊艳亮相,让全国观众不禁瞩目西望。

长安一片月,万物生光辉。

文化自信耀长安

一场诗与乐的交融共鸣、一场古与今的携手对话、一场国潮气息十足的文化盛宴……除夕之夜,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的《山河诗长安》惊艳亮相,为西安的热度添了一把“火”。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2月15日,熙熙攘攘的游客驻足大唐不夜城,与舞台上的“李白”高声齐诵《将进酒》。

“春晚的后劲实在太大了!”现场体验完荡气回肠的古诗朗诵,来自山东青岛的游客王峥久久不能平静。

与往年不同,“跟着春晚游西安”成为“西安年”最热门的旅游线路。

从大年初一开始,大唐不夜城的游客流量持续高位运行,全天客流约65万人次;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的接待量到大年初六就已超过去年春节假期总和;首次点亮花灯的昆明池·七夕公园假期旅游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70%……

文化的创新表达离不开西安厚重的文化底蕴。“西安是千年古都,但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时,会发现这里是非常年轻的,展现出了蓬勃的朝气。”谈及《山河诗长安》节目的创作,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导演张敏说,节目用诗词进行串场,依托科技创新手段,再加上和市民的互动,将科技和文化、市民生活融合在一起。

借助前沿科技、创意设计和跨界合作,西安对传统文化加以现代阐释与创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长安的诗意与浪漫呈现出来,为“西安年”增添了更浓郁的年味,也让游客在新场景中近距离感受西安的城市特色。

人在景中亦成景

2月17日,华灯初上,大唐芙蓉园灯火璀璨,人流不息。身着各色汉服的男女老少漫步湖边,与身后的亭台相融合,仿佛一幅展现唐风古韵的画卷。

行走在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等地,随处可见的汉服游客,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在长安灯火中身临其境当一回唐‘潮’人,才不辜负眼前这美景。”苏州游客张雯约了三位好友同游西安,每天身着汉服游览西安是她们最大的乐趣。

在西安钟楼附近经营汉服店的店主刘广智告诉记者:“很多外地游客来西安都会体验唐装、汉服。店里有2000多套汉服,春节期间每天服务游客超过200人。”

长安人人皆诗意。在西安,除了能体验“追梦唐朝”的换装漫游,还能参与街头趣味横生的诗词对答。

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来自河南商丘的小朋友刘若曦参与了三轮古诗对答,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赞扬。

在西安,以“诗词热”带动的文旅融合不断升级。长安十二时辰打造的沉浸式唐风市井生活街区,深受游客喜爱;在西安各历史文化景点,“对诗热”已然兴起,吸引了大量诗词爱好者走上街头对诗……

只要诗在,长安就在。漫步西安街头,游客不仅是慕名前来景区打卡的访客,也是行走在长安古都中的一个角色,与西安美景融为一体。

“花式宠客”暖客心

“西安年,最中国。这是城市文化的自信,也是市民群众的其乐融融。”春节前,西安市发布《致广大市民朋友的一封信》,字里行间透露着城市温情、传递着城市温暖,展现了城市文明新风尚,收获了无数点赞。

外地游客评价“西安熙熙攘攘的人间烟火最抚凡人心”。热闹之余,“以客为先,错峰出行”成为很多西安人今年春节的自觉行动。

春节期间,为疏散人流,日常关闭的鼓楼门洞“破例”开门迎客。这不仅让很多西安人羡慕不已,也让外地游客直呼温暖贴心。

为满足市民游客在春节期间的出行需求,西安交通部门适时增配车辆、延长运营时间,让市民游客在西安的每一段旅程都更加温暖便捷。西安地铁在春节期间采取缩短发车间隔、增配列车、延长运营时间等措施保障出行;西安公交运营6条接驳线、配备接驳车100辆、储备20辆应急公交车,让热门景点周边的游客出行更安心……

西安“花式宠客”“让景于客”已成常态,这也让西安的文化、民众的热情长久地留在游客心中。(记者 段承甫)

(责编:贾凯璐、邓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