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陕西频道

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动普通高中多元特色……一年来,宝鸡教育人通过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巩固“双减”成效、探

办“宝鸡好教育” 谱育人新篇章

2023年11月17日09:34 |
小字号

加大资源供给——满足“学好上”的美好期盼

“老李,你干啥去呀?”“我送孙子上幼儿园,你也送娃?”11月15日一大早,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五丈原村的李建军,乐呵呵地同周围人打着招呼。

没一会儿,李建军便和孙子到达了目的地——蔡家坡镇五丈原中心幼儿园。李建军指着崭新的淡黄色教学楼,向记者介绍道:“这就是我孙子上的幼儿园,离家近,里面的东西咱见都没见过,还有专门玩水、玩沙的地方……”

同五丈原中心幼儿园一样,凤翔区第五幼儿园也因满足了群众“学好上”的美好期盼,赢得了幼儿家长的一致肯定。幼儿家长的称赞便是明证:“高标准”“高起点”“环境一流”“教学设备先进”……

“我们幼儿园是按照省级示范幼儿园标准建设的。”凤翔区第五幼儿园园长严俊妮介绍说,“幼儿园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不仅设置了图书室、美工室等多个部室,还设置了种植采摘区、养殖园及多元化的体能运动区,能让孩子们玩得舒心、吃得放心、学得开心。”

同样满足了群众“学好上”美好期盼的学校,还有今年9月开门办学的宝鸡高新第三小学东校区。步入该校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教学楼。教学楼内,媲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校园图书馆、校园小剧场、校园星际天文站等一应俱全。

“我们不仅要在硬件上让孩子们‘学好上’,更要在软件上让孩子们‘学好上’。”宝鸡高新三小教育集团校长李琳解释说,“由于群众对宝鸡高新三小认可度高,宝鸡高新管委会便推动宝鸡高新三小、宝鸡高新三小东校区实施集团化办学。集团内,两校教育资源统一配置、教师团队统一调配、教学计划统一安排、教学成果统一共享,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类似这种新建校满足群众“学好上”美好期盼的例子还有很多。市教育局统计数据显示:宝鸡市今年规划实施教育重点项目33个,金台区职教中心、渭滨区第一初级中学、凤翔区职教中心等2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计划年内建成投用的20个项目中,宝鸡工会幼儿园、高新三小东校区、岐山县五丈原中心幼儿园等15个项目已竣工投用,新增学位8560个,有效满足了“学好上”的美好期盼。

巩固“双减”成效——迈出“上好学”的坚实步伐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双减”二字在宝鸡市各中小学校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这个印记不仅体现在宝鸡市教育人时时将“双减”挂在嘴边,更体现在将“双减”渗透进宝鸡市教育教学的细节中,见证了宝鸡市教育人迈出了“上好学”的坚实步伐。

不信,我们不妨通过识记拼音字母的细节瞧个究竟。在“双减”以前,识记拼音字母不外乎读一读、写一写。但“双减”之后,宝鸡市教育人积极创新教育形式,开启了一系列新方式。例如,有的学校启发学生用围棋、积木等拼搭拼音字母;有的学校创编手指舞,引导学生在音乐和舞蹈中感受拼音字母……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外行人看来,二者的不同是,前者形式单一,后者形式丰富。内行人却深知,这是教育理念的一次飞跃。前者的教育理念是死记硬背,久而久之会束缚学生的创新能力;后者的教育理念则是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终极目标是鼓励学生冲破思维束缚,大力创新。

在减少学生机械性、重复性作业的同时,宝鸡市各县区也在积极减轻学生的校外负担。其中,眉县多轮次开展专项检查,将学科类培训机构由85所压减至6所;渭滨区取缔无证培训机构10余所;金台区等县区建立了覆盖所有持证机构的视频监控和网络巡查系统……

在“减”的同时,宝鸡市教育人也在积极做“加法”。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提供了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项目。例如,在陈仓区实验小学,他们依托20个校级特色活动项目和40个学生社团,给学生们提供了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供学生选择;在金台区三迪小学,他们采用“开门办学”模式,邀请国家一级武术教练、宝鸡市艺术剧院演员等专业人士走进校园,大大提升了课后服务水平。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教育人的积极探索,如今,走进宝鸡市各中小学校,每天下午四点半放学后,学生们放下书本,走进古筝社团、航模教室、足球场、篮球场等,或培育兴趣爱好,或参与体育运动,让身心得到了全面发展。

从机械性、重复性作业到高质量、创新性学习方式;从放学后盲目在校外补课到主动回归校园社团……宝鸡市教育人在巩固“双减”成效的过程中,重塑教育生态,助力全市迈出了“上好学”的坚实步伐。

探索育人模式——铺就“学得好”的成长底色

从“无学上”到“有学上”,从“有学上”到“学好上”,从“学好上”到“上好学”……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宝鸡市教育又走到了“学得好”的转型路口。站在新路口,宝鸡市教育人以研学实践基地为平台,扎实推进“新德育+大思政”育人模式,为全市中小学生铺就了“学得好”的成长底色。

金台区石油小学发起的“我是石小‘红娃’,我为家乡代言”红领巾讲解员活动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大家好,我们是红领巾讲解员李玗涵和李玗希。今天,我们要带大家去的研学实践基地是石鼓文化廊桥……”日前,石油小学学生李玗涵和李玗希细细讲解了石鼓文化廊桥的建造特点和文化渊源。

“这一活动是我们对‘新德育+大思政’育人模式的探索。”石油小学校长陈爱兰解释说,学生们或走进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或走进家乡的名胜古迹,讲述宝鸡故事。这些活动不仅展现了新时代少先队员的良好精神风貌,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相比石油小学,渭滨区宝氮子校的“新德育+大思政”育人模式走得更远。日前,他们将思政课搬进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给学生们上了一堂不一样的思政课。

“师生围坐上思政课,激动。”“三个学科的老师从不同角度讲思政,新鲜。”说起日前的思政课,宝氮子校的学生们依旧激动不已,思绪飘到了当天的思政课堂上。你听——

宝氮子校道德与法治教师王思敏:“何尊让我们知道了国家名字的由来……”

宝氮子校历史教师景卉:“青铜、铭文,承载了数千年前中华先民精诚书写之答案……”

宝氮子校地理教师李红:“宝鸡市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

宝氮子校校长张宏涛说:“我们依托宝鸡丰富的本土教学资源,整合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语文、美术等学科,探索课程思政的实践模式,践行大思政理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热爱家乡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类似石鼓文化廊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这样的研学实践基地,在宝鸡市还有很多,仅今年就新增省、市级研学实践基地28个。宝鸡市教育人以这些研学实践基地为平台,整合各学科知识,探索立德树人的实践模式,为全市中小学生铺就了“学得好”的成长底色。

新时代,新征程。宝鸡教育人将继续弦歌不辍、步履铿锵,助力宝鸡教育实现“学好上”“上好学”“学得好”的转型升级。(当地供稿 宝鸡市委宣传部)

(责编:孙挺、吴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