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秦岭》系列报道——
“智慧秦岭”迈向3.0时代
一道岭,哺育华夏文明;一道岭,地分南方北方。
它是祖国的“中央水塔”,滋养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还因南水北调工程而成为供应华北地区群众生活的“大水缸”。
它钟天地灵秀,蕴藏陕西75%以上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70%以上的野生动植物物种、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
它便是秦岭。近年来,为了守护好这中华祖脉,一张数字秦岭保护网正在加速展开,“智慧控山”照进现实。
秋风一起,风雨笔走游龙,秦岭为纸,红、黄、绿晕染开来。有这样一群人,守护着家门口的风景。
秦岭秋色。 王健摄
西安市鄠邑区太平峪,鄠邑区秦岭保护总站专职网格员王晓英犹如走在画中,每天要走10公里以上的巡山路,雷打不动。“我们就是秦岭的‘眼睛’,严查乱搭乱建、乱排乱放等‘五乱’问题,零距离保护秦岭的一草一木。”她一脸自豪。
现在,王晓英的巡山路也发生了变化。她摸出手机向记者展示,“有了‘秦岭卫士’手机APP,可以自动上传巡山轨迹。向上级单位反映问题,以前全靠纸笔手写,现在拍视频、拍照片实时记录发送。”王晓英说,“卫星遥感、摄像头监测等发现的问题,也会传到手机上,方便我们到实地现场查看。”
如果网格员是“神经末梢”,那么西安市鄠邑区秦岭保护总站就是“神经中枢”。在鄠邑区秦岭保护智慧管控中心,以高清卫星遥感影像和高程模型为基础打造的电子沙盘集合了地理信息、基础数据、综合监管及生态成效4大类、22项、3万余条各类基础数据,不仅可以为网格员的日常巡查及图斑核查提供准确的坐标信息,还可以通过影像对比发现重点点位环境的整体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监测。
现在,控山还有了“千里眼”和“飞毛腿”。
在鄠邑,152路地面和高点监控覆盖了80%以上的人员分布密集及活动频繁的区域。3架无人机定时动态巡查,经过不同时期的图像对比发现“五乱”隐患。“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地面监控系统等手段,我们织起天、空、地立体监管网络,大大增强了我们的管理治理能力。”鄠邑区秦岭保护管理局副局长张建合说。
鄠邑区秦岭保护总站工作人员使用无人机进行巡查。 郭琰摄
在西安市长安区沣峪国有生态林场场部,护林员赵峥嵘打开位于秦岭分水岭西侧的光头山的监控影像,皑皑白雪覆满山头。赵峥嵘说,“以前从我值守的保护站走到这里,十几里山路需要带足一天的干粮,大半天才能走一个来回。现在坐在电脑前,不仅可以实时观察山上的情况,高点摄像机可以放大40多倍,远处的山峁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林麝、红腹锦鸡、羚牛等珍稀野生动物频频现身,被红外线热感摄像头捕捉下生动影像。“去年8月,我们捕捉到了一只金钱豹的身影,距离上一次看到金钱豹已经过了50多年。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一天天在变好。”沣峪国有生态林场场长解鹏说。
目前,围绕“综合监管+预警分析”定位,西安市数字秦岭综合监管平台实现了地理时空资源管理系统、网格化管理系统、综合业务监管系统、指挥调度系统的“四应用”,以一个市级应用平台,统领六个区县子平台、联动N个行业单位的“1+6+N”管理运行模式运行。
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监管平台。 赵敏孜摄
西安市秦岭保护管理局科技处处长雷波说,“去年起,西安市对秦岭综合监管平台进行整体优化提升。整合高、低轨遥感卫星14颗,整合省市区县应急、环保、水利、林业等各行业部门的监控摄像头纳网共享共用,无人机增配智能识别、火情预警、水情监测等功能,为‘空、天、地、人’多种监管方式赋能增效。”
——2019年,西安秦岭区域各峪口有了“智能眼”,实现“人过留迹,车过留痕”。
——2021年,西安各区县探索以物联网、大数据为基础的智慧监管平台建设。
——2023年,西安数字秦岭综合监管平台整合升级成为一个智慧化数字开放平台,让各县区及职能部门数据互通、数据共享。
两年一次“变身”,西安市腾“智”驾“数”,不断为守护秦岭的绿水青山注入科技动能。“‘智慧控山’经历了从可视化、静态化向动态化、自动化的转变。目前,我们正努力迈向‘智慧秦岭’3.0时代,将智慧化数字平台建设成开放共享平台,实现多场景应用、多部门共享。未来基于各方海量数据,我们力争实现多个秦岭保护事项的智能化决策,为‘智慧秦岭’的不断升级打下坚实基础。”西安市秦岭保护管理局副局长薛亚洲说。
文字:原韬雄
视频:党童
策划:马盛楠 王丽
统筹:龚仕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