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确定一百二十五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

本报北京7月25日电 (记者白剑峰)记者日前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我国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增加优质医疗资源,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有效地满足了群众就医需求。
建设国家医学高峰和省级医疗高地。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规划设置和布局建设,集中力量开展疑难危重症诊治技术攻关。截至目前,已设置心血管、儿科、呼吸等13个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确定5批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实现覆盖所有省份的目标。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有序开展。
提升市级和县级医院专科能力。聚焦重点病种和专科,布局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缩小地市重点疾病诊疗水平与省会城市的差距。同时,加大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力度,持续推进县级医院专科建设,补齐短板弱项。2022年,全国87.71%的县级医院达到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
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发展社区医院,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达到服务能力标准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超过3万家。
开展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加强人、财、物、技等一体化管理,并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切入点,畅通双向转诊机制。成立专科联盟,扩大优质专科资源辐射面。目前,全国组建各种形式医疗联合体1.5万个,通过区域优质资源整合共享,为同质化医疗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2022年双向转诊达到2984.7万人次,双向转诊结构得到优化。
发展互联网诊疗和远程医疗服务。完善互联网诊疗管理,促进互联网医院健康发展。健全省级—地市级—县级—乡级—村级五级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提升基层服务水平。截至2022年10月,全国设置超过2700家互联网医院,地市级、县级远程医疗服务实现全覆盖。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运行新机制,完善医疗联合体运行机制,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推进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同时,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发挥家庭医生团队“健康守门人”作用,筑牢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26日 13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热门排行
- 1西安市成立联合调查组核查中考“回流…
- 2今年陕西首趟“采椒专列”开行
- 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 4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
- 5陕西吴堡县通报“清廉餐”问题:对相…
- 6主题教育陕西进行时 ▏陕西省委教育…
- 7陕西深入推进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
- 8我国载人登月火箭主发动机再次试车成…
- 9携手开创合作发展新局面 为中国式现…
- 10西安市红会医院上演“速度与激情”
- 11秦岭为媒,长江黄河“牵手”(报告文…
- 12黄河全流域综合科学考察启动
- 13陕西子长: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 14中共陕西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在西安举行
- 15陕西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 16全省市级媒体深度融合现场推进会召开
- 17陕西省级人才计划申报推荐工作启动
- 18中共陕西省委召开座谈会征求对省委十…
- 19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
- 20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工程陕西段2条隧道…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