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与城市发展应互相成就(人民时评)

对城市而言,青年代表着未来,人才是发展关键。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加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推行了一系列城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计划,加快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比如,浙江杭州明确今年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7万套(间),江苏苏州今年计划新增青年人才公寓2万套,加快打造一批高品质人才社区。让在城市奋斗的各类人才拥有稳定住所,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体现,有助于提升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才发展与城市发展互相促进、互相成就。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要吸引人才到来,就要尽最大努力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除了解决好住房问题,还要努力营造待遇适当、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比如,山东济南发放人才服务金卡4322张,落实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待遇5600余人次,设立75所人才子女“定点储备校”,助力人才兴业发展、乐业安居。办好人才安居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具体细微的民生实事,才能让人才心无旁骛工作,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还要搭平台、给舞台,在培养使用、人才服务、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精耕细作。比如陕西渭南高新区,围绕区内重点产业链推广“校区合作”模式,完善“产业+高校+人才”机制,依托3D打印产业基地、中创高科云谷等创新创业园区,积极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全方位服务。推动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不仅能造就和汇聚一批高端人才、创新型人才,厚植人才优势,还可以帮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更好地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为城市发展积累后备人才。
城市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既要创造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也要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才能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想方设法打造培育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强磁场”,加速人力资本积累,激发“人才红利”,才能更好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为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强劲动力。
人才为兴邦之本,人才乃成事之基。人才流动往往伴随着技术、资金、信息等多方面要素的流动,其中蕴含着充沛的发展动能。各个城市敞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宽阔胸怀,厚植创新创业沃土,完善支持人才各类制度举措,努力把潜在人才“挖”出来、把紧缺人才“引”进来、把更多人才“聚”拢来,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顺,越走越宽。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19日 05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热门排行
- 1引汉济渭工程正式向西安通水
- 22023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在…
- 3有回音|网友建言打造中国汉服文化节…
- 4录取最低控制线明公布
- 5491家企业参加、岗位1.3万余个…
- 6西安中考招生咨询会举行
- 7陕西建成60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 8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推动…
- 9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通用氢氧末级…
- 10赵一德会见白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斯诺普…
- 11省委政法委召开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
- 12引汉济渭工程先期通水西安(经济新方…
- 13陕西两人入选全国见义勇为勇士榜
- 14陕西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会…
- 15西安推动主题教育扎实深入开展
- 16“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
- 17建设健康文明的网络语言环境(评论员…
- 18新担当 新融合 新突破
- 19陕西周至:“田园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 20 由“势”转“能”释放强大潜力 秦…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