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陕西频道

陕西税务:以税收“画笔”用心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2年11月29日15:36 |
小字号

近两年来,陕西税务部门立足陕西省情,在国家税务总局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采取政策落实、优化服务、驻村帮扶等措施,统筹资源,综合施策,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促进陕西乡村全面振兴持续增添活力。

税惠助力 为乡村振兴铆劲蓄能

坐落于秦岭终南山脚下的长安唐村,是远近闻名的“古寨”,也曾是一个被城市化进程大浪“淘洗”后的闲置空心村。作为国家、省、市多级乡村振兴典范,长安唐村正在打造乡村田园休闲度假地,让百年古寨重新散发活力。据了解,这一项目将吸纳当地村民及返乡大学生就业、创业200余人,带动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合作受益村民超2000户。

“今年4月份,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一度面临停工风险。”陕西长安唐村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周平说道,项目采用对古村落进行修缮和保护的开发模式,需要大量传统匠人和纯人工手艺,一旦停工就很难再将这些传统手艺人聚齐。“好在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及时出台,目前我们累计享受了1000多万元的退税,这无疑是雪中送炭的‘大礼包’,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促进了后续生产建设。”

实际上,不仅是乡村旅游业,在税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电信服务、物流服务等都在稳步增长,乡村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今年前8个月,陕西脱贫县新增涉税市场主体2.9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比增长9.5%,乡村经济组织蓬勃发展,农村农业创业就业活力持续增强。

汉中市南郑县汉山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生产、销售、科研开发于一体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为助力企业创新式发展,国家税务总局汉中市南郑区税务局建立了“企业+管理分局+税务管家”的服务体系,主动为企业提供发票业务咨询、税收优惠辅导、研发费用归集等涉税服务。自去年以来,企业享受各项税费优惠约13万余元。“只要有新的税收优惠政策,税务部门就主动联系我们并送上政策解读和享受指南。”南郑县汉山茶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陈小凤表示,减免的各项税费有力地支持了研发和生产,公司将很快推出黄茶、白茶等新产品。

据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税务部门编制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税费支持政策指南(2022版)》,依托税收大数据算法精准推送应享政策清单,实现了政策获取“零时差”,税惠享受“零落差”。今年1—8月,陕西税务部门累计落实乡村振兴税费优惠政策12.6亿元,56个脱贫县新增减税降费12.55亿元,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79.8亿元。

大荔冬枣、韩城花椒、富平柿饼、安康茶叶、洛川苹果……目前陕西各地把握乡村差异性,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禀赋优势,一幅幅生动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徐徐打开,渐次呈现。据悉,到2025年,陕西将创响300个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企业品牌,推介30条全省休闲农业精品景点“打卡”线路,建设80个左右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发展生猪、苹果、蔬菜、茶叶、乳制品千亿级产业链和肉羊肉牛、家禽、猕猴桃、食用菌百亿级产业链,税务部门正在不断完善各项服务体系,全程护航乡村产业壮大发展。

精准发力 为乡村振兴引水增肥

近年来,陕西省税务部门为涉农企业搭建了“政策速推、问题速答、优惠速享、税款速退”的“陕速办”服务机制,开通了有问必答快享快办“直通车”,并依托电子税务局、微信短信、12366纳税服务热线等征纳互动平台,持续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降低涉农企业办税缴费成本。

“公司筹备之初,税务部门就组织团队送政策上门,手把手辅导我们填写减免税申报表,还经常通过微信、短信向我们宣传最新的税费优惠政策。”携程度假农庄·留坝秦岭1号联营店在留坝县玉皇庙镇梁家庄开业近两个月来一直生意火爆。该民宿负责人晏妮介绍说:“在税收等各项政策的支持下,公司已经顺利进入正常发展轨道,预计年营业收入可达450万元,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

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推手,乡村民宿在陕西各市县“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农民吃上了“旅游饭”。途家民宿数据显示,2021年陕西乡村民宿订单数和营收均增长20%。针对民宿企业迅速发展的现状,税务部门推出税收政策专业化辅导、简化办税流程、畅通绿色办税通道等多方面服务举措,对距离县城较远的涉税企业进行远程指导和上门辅导,为有需要的企业及时送去开票注意事项提醒单和电子税务局操作手册。

位于西安市高陵区大夫雷村的电商产业园,创新打造了“公司+平台+农户+渠道”四位一体的电商模式,新鲜蔬菜水果、干馍、香油、猪蹄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在淘宝、抖音、拼多多等网络平台持续热销。伴随着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当地税务部门积极与区农产品电商创业园、电商协会联系协调,派出“税务管家”团队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政策下乡·服务惠农”活动,并辅导企业规范财务管理,帮助企业扫除政策盲区、防范经营风险。目前电商产业园销售额已突破千万,成功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的发展路子。

乡村振兴的新画卷正在铺展,税收服务更应倾情紧跟。

“一线通”“掌上通”平台,“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助发展”活动,乡村振兴大讲堂,农村办税服务室,“勉跑路、税心办”服务……在陕西,各级税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纷纷打造出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服务品牌,将税收服务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支持企业扎根农村、放手发展、做大做强。

11月中旬,全省首家税收惠农“加油站”在咸阳市武功县成立。税收惠农“加油站”将聚焦农产品种植、采购、仓储、销售、物流全过程,为果农、果业、果企提供“全链式”税收服务,真正成为“三农”的“好帮手”,为税务部门进一步服务乡村振兴探索出了新路子。

税务部门一系列精准服务使得税惠政策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带去了“阳光雨露”和“十足肥料”。相关数据显示,目前陕西蔬菜及食用菌、茶叶、牛羊、猕猴桃、木耳及农副产品制造业的开票销售额均同比实现大幅增长,9大省级现代农业重点产业链培育效果明显,“3+×”特色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扶持有力 为乡村振兴谋发展办实事

西安市鄠邑区的郭清村,地处秦岭涝峪内,是蜜蜂生存的绝佳地区。但由于交通闭塞、缺少平整土地、壮劳力大量外出务工,使村里长期面临着发展困境。自2017年起,国家税务总局西安市鄠邑区税务部门连续派驻多名干部,先后提供16.5万元帮扶资金,帮助郭清村改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同时,联合村“两委”多次考察研判,牵线搭桥申请了30万元资金,成立了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引导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今年,我们共养殖中蜂400箱,大约可得到16万元收益用于农户分红。听工作队税务干部‘普法’,我们还知道这些算是自产农产品,享受免税优惠。这样一算,蜂蜜销售都是‘净拿钱’,农户致富的步子会走的更快。”郭清村党支部书记夏良心算完账后感到十分开心。

据了解,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陕西省税务系统128名驻村第一书记、397名专职驻村干部仍常年奋战在第一线,确保乡村振兴工作不断档、力度不减弱。与284个农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一村一品”产业培育。

商洛市丹凤县寺底铺村有种植中药材天麻的传统。天麻喜阴,但村里阳坡面积大,如何既能扩大天麻种植规模又能挖掘光照资源价值?驻村第一书记张煜在充分考察调研并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光伏板上光发电,光伏板下种天麻”农光互补思路应运而生。

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边鼓励群众进行大棚试种,一边与丹凤县发改、招商、自然资源等部门对接协调,并邀请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实地考察。国家税务总局商洛市税务局与华能集团光伏项目负责人从光伏产业立项、评估、决策、施工、投产各个环节进行沟通,为企业进行税收政策辅导,帮助企业算清政策优惠账和产业发展账,最终成功促成了合作。华能集团将在寺底铺村投资建设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预计将带动周边千余群众户均增收1000元。

据统计,陕西税务系统已经累计投入各类帮扶项目700多个,帮助引进企业90个,企业实际投资金额1.6亿元,参与培训农村基层干部4707名、农业技术人员6594名,持续激发农村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

汉中市西乡县沙河镇星火村甘显龙是香菇种植大户。“我经营一遇到问题,就给驻村工作队打电话,总能得到满意的答复。驻村干部还常常上门走访,我由此了解了很多优惠政策,一年可以减免不少税费,这支持真是实实在在啊!”(当地供稿 董之玲 陈显信)

(责编:孙挺、邓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