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陕西频道>>文化

为什么一道家常“下饭菜”足以抚慰人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2021年07月06日08:30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为什么一道家常“下饭菜”足以抚慰人心

下饭,只选一道菜,够吗?

最近播出的美食纪录片《下饭菜》,展示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一道道下饭菜。这些菜都诞生于寻常家庭的厨房,纯粹照着自家人口味烹制。没有“标准”的菜谱,想配什么料,想按什么顺序,自己决定,只要一家人喜欢吃就好。而且绝不多,仅此一道。

例如在四川广安,腊肠炖萝卜是一道当地经典下饭菜。

同样面对腊肠这种食物,有人专吃瘦肉,有人更爱油水多的肥肉;有人不熏腊肠,也有人坚持要熏一下,熏料还挺丰富,“柏树芽芽,橙子叶叶,花花草草,枯枯藤藤,都可以”。纪录片拍摄的那户人家,做下饭菜时,他们将腊肠冷水下锅,然后和自家种植的冬季萝卜一起炖煮30分钟。

云南鹤庆的一户人家,女主人会很精细地把火腿切得和羊乳饼一样大小,将二者完美贴合,盛在碗里,然后把碗直接放在米饭上等着蒸熟。

在湖南醴陵,人气极高的下饭菜是小炒肉。有人喜欢先把五花肉的肥肉扔到油锅里爆香,加上“辣带甜”且“肉厚皮薄”的本地辣椒,再去炒瘦肉。或许,加一勺水还会让小炒肉吃起来更鲜嫩。出锅,端上餐桌,舀一勺子带着汤汁的小炒肉浇到米饭上,立马成就了一顿最美味的午餐。

接受中青报·中青网专访时,《下饭菜》导演王圣志说,在很多地方的方言里,下饭菜也叫“骗饭菜”。这道菜,能成功“骗”着你把米饭或其他主食吃下去,填饱肚子。

曾经执导过高分纪录片《早餐中国》的王圣志,无论是生活中自己吃饭,还是创作美食纪录片,都透着一股浓郁的“守旧”气息。在他眼里,旧的东西里藏着永恒的价值,人可以“在过去里寻找未来”。

“你一辈子走遍世界,不管吃了多少道菜,你心里能够记住的,永远是你家乡或者你家里的那几道特别咸特别油的下饭菜。”王圣志说。

“吃饭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简单地吃,绝对不是复杂地吃。”王圣志相信,一个人往往在越简陋的环境里吃得越好,食物越简单越好,一道家常“下饭菜”足以抚慰人心,让我们的精神和元气得到复苏。

中青报·中青网:《早餐中国》后再次创作美食纪录片,为什么想到从“下饭菜”这么小的点切入?

王圣志:现在很少人提“下饭菜”这个概念了。在以前的农村里,下饭菜重油偏咸,因为那是人们消耗体力劳作以后,需要迅速配主食吃饭的一个重要需求,家家户户都有一两道下饭菜。现在很多城里人不需要干体力活,身体不“疲倦”了,但是你的胃和你的躯体是“脱节”的,是“滞后”于这个时代的,所以依然会一看到红烧肉、红烧猪蹄这些下饭菜就想吃。

我们做调研,一座城市里,干重体力活的人爱去的小馆子,你一眼看下来,菜单上十五六道菜全是“下饭菜”——那些菜品可能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下饭菜的概念虽小,但它和海洋一般非常广阔,绝不是一个狭窄的门类。比如说,一个地域盛产萝卜,那就必然会有萝卜干、咸萝卜、老萝卜,甚至有的萝卜放了十几年;海边的地区,必然就有用大量盐巴腌制的酱。每个地方的物产会延伸出很多种下饭菜。

中青报·中青网:你选择在片中出镜的“下饭菜”有哪些标准?

王圣志:首先,菜品尽量是耳熟能详的,是每个家里都能做的家常普通菜,而不是很猎奇的食物;其次,我们尽量选“有对象感的做菜”,比如这道下饭菜是做给中午放学短暂回家吃饭的孩子的,或者要给从田里干活归来的老公吃的。“有对象感的做菜”,往往会有一份心意在菜里面。可能菜是很平常的,故事是很平常的,但情感是复杂的、丰富的。另外,我个人喜欢挑那些把家里厨房收拾得很干净,整个人做菜状态很快乐的拍摄对象。

我发现,外面餐馆里大厨做的蛋炒饭大多不好吃,反而是老百姓自家做的味道最好。这是因为,家里人做蛋炒饭,不会意识到自己是什么美食家,做菜要加什么秘方,不会想着要颠勺或者加大火,而只是想着把菜做熟,规规矩矩地做给家人吃。没有任何“美食秘方的心理”,做出来的菜是最好吃的。

中青报·中青网:从《早餐中国》到《下饭菜》,你执导的美食纪录片为何都有一种“旧”的质感?

王圣志:这是我个人的选择,我不觉得去拍米其林餐厅能够抚慰到自己。我们的肉体“来到”2021年,但是胃口可能还停留在另外一个时代。只有旧的东西才能让人心神安宁。从做《早餐中国》到现在,我一直有意识地做旧的东西,是觉得旧的东西里面有永恒的价值,有恒定的价值在里面。我是在“过去”里寻找“将来”的。

(责编:左瑞、邓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