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陕西频道>>陕西

沃野绽放“幸福花”

——榆林市横山区以特色农业推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王梓萌文/图
2021年07月05日09:01 | 来源:陕西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沃野绽放“幸福花”

横山区响水镇驼燕沟村的村民正在往水稻田中投放螃蟹。

阳光照耀在横山大地上,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稻田里翠色欲滴,一条条整齐的宽幅梯田上,玉米、绿豆等各种庄稼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我们刚结束了插秧,眼下正是往稻田中投放螃蟹的黄金时段。”6月22日,在榆林横山区响水镇驼燕沟村一处水稻田里,村民李治保正拎着装满螃蟹的网兜向稻田中倾倒,“螃蟹不仅能清除稻田杂草,预防水稻虫害,还能提高土壤肥力,对水稻的帮助可大着呢!”

从过去撂荒的土地变为如今的稻香蟹肥,昔日的荒山早已成为万亩梯田,横山区人民通过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生机。

稻蟹共生 一田双收

驼燕沟村位于无定河沿岸,行走在乡村的田埂上,俯身望去,水田中随处可见“横行霸道”的螃蟹在觅食,田埂四周还围起了防逃网。

作为横山区近年来大力发展的特色农业之一,稻田养蟹充分利用稻蟹互利共生的关系,以“种稻不施肥,养蟹不喂料”的纯生态种植、养殖方式,达到一水两用、一季双收的目的,改变了传统稻田的单一种植结构。

稻田养蟹撬动了产业、富裕了百姓。为了扩大规模,驼燕沟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种植,并将村民纳入其中,许多人依靠入股分红、就近务工,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李治保就是其中一位。

“我平时在田里除草、放水、看管螃蟹,每天能赚100多元。”李治保笑着说,“每到秋收时节,这里的稻穗微黄,螃蟹肥美,那时往往是大家最忙碌的时候。”

政府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使无定河畔沉睡的撂荒地被重新激活,带动了周围5个乡镇脱贫致富。“横山大米”的品牌也再次打响,加快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步伐。

在驼燕沟村另一处水稻田里,记者见到了全国种粮大户乔俊宏。他弯下腰,不顾烈日灼烤,仔细观察水稻的生长情况。乔俊宏是横山区的农业带头人。他说:“我们从插秧到收割基本都实现了机械化,过去一人一天插秧3分地,现在通过插秧机,一天能插秧近100亩。”

作为驼燕沟村的党支部书记,乔俊宏依靠多年种植经验,带领村民精心耕种、科学管理,通过新技术、新机具、新品种、新思路,开拓出一条陕北水稻种植新路子。

如今,横山区的稻田养蟹模式已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成为横山区特色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截至目前,横山区稻田养蟹2.01万亩,亩均增收720元,共计增收1440多万元。

宽幅梯田 种出致富希望

与稻田养蟹模式共同发展起来的,还有横山区的宽幅梯田。作为传统农业大区,横山区农业人口占比高达80%以上,而全区典型的风沙草滩和黄土丘陵沟壑地形地貌,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农作物广种薄收,制约着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

为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助力乡村振兴,横山区将宽幅梯田建设作为全区“一号工程”全力推进。截至目前,横山区投入4.2亿元,共计建成高标准宽幅梯田30万亩,随着宽幅梯田建设带来耕种条件的改善,一大批特色农业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受自然因素影响,农业机械化在横山区许多农田上难以推广,只有通过建设宽幅梯田来改变现状。”横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久国说,“调查显示,在宽幅梯田上施肥效率是坡地上施肥效率的6倍,梯田上机械收获效率更是成倍增加。”

受益于宽幅梯田发展的农民在横山区随处可见。武镇闹林沟村的村民马正旺就感受到了宽幅梯田带来的好处。

2016年,马正旺家里的32亩坡洼地平整后,以宽幅梯田的形式重新分配,栽植的果树第二年便挂果。马正旺说:“以前谷子等作物一年给家里带来的收入不多,现在有了宽幅梯田,栽树、种庄稼都比从前效益好。”

与此同时,为彻底摆脱横山南部山区十年九旱、水土流失、低产低效的困境,横山区加强南部山区水土治理,在建设高标准宽幅梯田的同时,配套高效节水灌溉设施,补齐产业基础短板。

“原本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王久国说,“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改善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并按照‘一推二水三种四销五绿化’的总体思路,在建成的30万亩宽幅梯田上实施集雨补灌工程,真正将旱地梯田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

抓特色产业 促乡村振兴

如今提起横山区,最先想到的就是横山羊肉。横山区的羊产业很出名,已成为部分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近年来,横山区大力发展壮大羊产业,成为陕北白绒山羊新品种的主要育成区和主产区,“横山羊肉”更是以肉质鲜嫩、高蛋白低脂肪等特点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

“不只是羊肉,横山区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山地苹果规模也逐渐扩大,山地苹果特色品牌正在形成。”王久国介绍。为贯彻全省苹果“北扩西进”发展战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横山区以南部山区为重点,大力推动苹果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区苹果种植总面积达11.5万亩。

横山区目前已基本形成以羊、豆、稻、果、薯、菜为主的6大主导产业,这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其中,北部风沙草滩区重点发展畜牧业,南部丘陵沟壑区重点发展豆类、薯类等作物,中部河谷川地为水稻主产区。2020年,全区羊子饲养量突破260.33万只,种植特色杂粮34万亩,全程机械化种植水稻5万亩、年总产量2.4万吨,种植蔬菜作物4.1万亩、年总产量3.1万吨。

“提高农产品价值,让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就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树立‘品牌农业’思想,加快推进农产品生产市场化、标准化、国际化。”横山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郝永春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围绕山地苹果、小杂粮、水稻等特色产业,依靠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完善产业链,构建流通链,提升价值链,让更多群众在特色产业中受惠。”

(责编:左瑞、邓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