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 新作为

西安开年“落子”有深意

本报记者 李妮文/图

2021年03月05日08:08  来源:陕西日报
 
原标题:西安开年“落子”有深意

西安奕斯伟硅片项目厂区。

一年春作首,万事干为先。2月18日,西安市举行了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西安市委、市政府对2020年度推进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的企业兑现有关奖励和扶持政策。78户先进制造业、开放经济、科技创新和文旅融合产业的企业代表得到了政策资金兑现汇票。

节后上班第一天,西安市通过高质量发展大会总结成绩、兑现支持企业发展政策、践行承诺。开年如此“落子”,充分彰显了西安市委、市政府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将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最贴心、最暖心、最真诚的服务保障。希望广大企业家立足西安、放眼世界,推动‘西安产品’向‘西安品牌’转变、‘西安制造’向‘西安创造’转变,培养更多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实现企业与城市同发展共成长,推动西安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浩表示。

言出必行

政策支持护航企业发展

从仅有十几人的青年大学生团队,到发展为600多人的团队规模、27亿元营业收入、100多亿元市值的主板上市公司,三人行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钱俊冬回望过去,十分感慨。“企业的发展除了时代的机遇、自身的努力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西安市委、市政府耐心孵化、鼓励创新,以及出台的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政策。”钱俊冬说。

近日,据西安市投资合作局消息,《西安市支持总部企业发展若干政策(修订版)》印发,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完善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奖补政策和服务措施,进一步引进、扶持和培育总部企业。此前,西安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打造内陆改革开放人才高地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等一系列惠企政策。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西安市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确保“真金白银”及时足额直达企业和个人。2020年西安市共兑现财政资金15.01亿元,惠及企业2897户,做到言必行,诺必践。

“各区县、开发区要积极兑现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资金,主动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加强各类要素保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希望广大企业用好惠企政策和奖补资金,抓住机遇、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再创佳绩。”西安市市长李明远表示。

创新引领

高质量项目助力发展

2月18日,西安市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一季度西安集中开工项目83个,总投资2580亿元,年计划投资531.37亿元。开局起步之时正是重点项目开工之时。新春伊始,西安就展现出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三牛”精神。

2020年,西安GDP首次跃上万亿元新台阶。在万亿元的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占比并不高,这意味着,持续调结构、建立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是未来几年西安发展进程中的重中之重。

针对调结构,西安突出创新引领作用,狠抓先进制造业培育工程、科创类企业培育工程。从此次开工的重点项目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创新驱动和先进制造业项目、现代服务业项目占比很重。

从数量上看,今年全年西安市共安排市级以上重点在建项目473个,总投资1.38万亿元,年度投资3950亿元,是去年的1.4倍,将支撑西安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其中,推进177个先进制造业项目建设,年度计划投资751.27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年度投资是去年的1.5倍。

从质量上看,“一带一路”临港产业园、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二期、海尔(西安)虚实网服务园、华为(西安)物联网中心等项目均为创新驱动和先进制造业项目;西安文化CBD、西安绿地之心、绿地丝路全球文化中心、长安书院、曲江电竞产业园等均为现代服务业项目。

“西安市创新驱动和先进制造业项目的总投资和年度投资,在全省同类项目中占比最高,尤其大项目产业链上下游带动性强,内部协同集聚度高。”西安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

政策引导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勇去年8月荣获“市长特别奖”。他说:“‘市长特别奖’是对西部超导的高度认可和支持,极大激励和鼓舞了我们的创新创业团队。”

2020年,为鼓励先进,向优秀企业家致敬,西安创新设立了“市长特别奖”,对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有卓越贡献的50名优秀企业家和团队予以表彰奖励。

“西安市围绕先进制造业、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加大了扶持力度,我们获得了上千万元的资金支持。”中天引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保平说,“西安科教资源富集、创新实力雄厚、科创平台完备,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成长土壤。西安大力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举办了各类产学研协同创新对接活动,让企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更加便捷高效,这些更坚定了我们扎根西安,加快发展壮大的信心和决心。”

政府的政策导向和资金支持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2020年,西安市强化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发展机制不断完善,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5.17%,居副省级城市第一。与此同时,西安创新载体不断丰富完善。2020年,西安新增国家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首个国家级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和西北地区首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分别在西安高新区、经开区启动建设,电子信息、汽车、航天等产业创新联盟相继创立,这些都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良田沃土。

(责编:左瑞、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