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南,陕西的未来局?

2020年11月26日07:02  来源:208坊
 
原标题:南山南,陕西的未来局?

“南山”,是西安人对秦岭的一种“爱称”。

每逢节假、周末,“去南山”,就是这座省会城市的人们藏不住的笑意和幸福。而南山及它以南的地方,是人们对健康生活、诗酒花茶的向往——绿色的、清新的,不一样的陕南

这几年,随着高铁、高速公路的建设,陕西的“心脏”部位,也与陕南三市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不仅表现在人潮的涌入,更重要的是产业链条的衔接和市场要素的流动、配置。陕南正在积极融入关中特别是西安的创新发展,推动着科技和绿色循环产业的紧密结合。

近日,持续了近一个月的陕西重点项目观摩活动在陕南收官,陕南片区座谈会在汉中召开。会上,陕西省委书记刘国中、省长赵一德分别做了讲话。提得最多的还是陕南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科技和绿色循环产业,以及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总而言之,绿、富、美,就是陕南的追求,这里酝酿着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的新模式,也逐渐打磨出了陕西发展光驱的新动能

用产业刷出来的脱贫“绿”码

近日,一张图在全网被激动地疯传,显示的是各地脱贫攻坚完成的时间,有人热泪盈眶!一幅脱贫攻坚的壮丽画卷上,陕西标刻下了自己的时间:2020年2月。

而所有的成绩,在连片贫困区的陕南就更不易了——全国重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秦巴山区总共75个贫困县,其中,有近30个县在陕南!这里,不知印记了陕西的省市县级多少干部的足迹,调研、寻觅着把这一方水土养起来的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来陕考察的第一站,就是到陕南看秦岭保护、讲生态建设。如何既当好生态卫士,又发展富民产业,对陕南三市来说是一道必答题。

陕南,做到了。

以资源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以园区为平台,以技术为支撑,打造生物加工、生态旅游、新型材料三大主导产业,陕南的绿色循环产业日趋壮大。

2019年以来,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富硒食品、新型材料等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806.58亿元,增长5.7%;

汉中航空智慧新城与西安交通大学组建“航空智能制造联合研发中心”,安康高新区在全国综合排名升至第65位,商洛创建国家级高新区通过考察评估;

全年脱贫46.29万人,2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8%。总书记点赞柞水木耳、平利茶叶和社区工厂带贫益贫机制。

而在这两天的集中观摩里,陕南三市又用自己的重点项目,圈了粉

全产业链的森弗大健康产业园项目、以打造百亿元产业集群为目标的山阳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体现绿色发展理念的中药材加工产业项目,践行循环发展理念的新型液流电池研发生产和多能集成互补项目、出口创汇的毛绒玩具生产和研发基地项目,瞄准延链补链强链“招大引强”的创新产业园区项目等等——在绿水青山的高颜值下面,还有绿色经济稳步发展的高价值。

“陕南山清水秀,生态要求非常高,资源、环境、空间等方面约束大,交通设施等配套不优,但依旧发展出了很多富群众、富产业、富财政的好项目,很让人感动。”

陕西省委书记刘国中在陕南片区座谈会中强调:要深刻认识陕南生态环境保护的特殊重要性,始终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更好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更加注重创新引领,更好对接创新资源,推动科技和绿色循环产业紧密结合。

走了驻村干部,留下奔富模式

在陕南片区座谈会上,刘国中再次叮咛嘱咐:要毫不松劲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陕南群众。

脱贫攻坚要收官,却并不是奋斗的休止符,走了驻村干部,群众赚钱的路子、乡村振兴的法子却要深深扎根当地,发展壮大。陕南,用自己的特色,闯出了一个又一个模式,也用自己的独特方式,铺开了新时代新经济新农村的一个新路径。

作为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安康平利县,闯出了自己的好名堂——新社区工厂,主要从事毛绒玩具、服装、手套、棉鞋、袜子、电子元件加工等,已累计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个,人均月工资达到2000元以上,让搬迁群众过上了“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的新生活,既很好地承接了东部产业转移,又解决了搬迁群众的就业、收入问题,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新路,实现了“一人进厂、全家脱贫,当年进厂、当年脱贫,稳定就业、稳定脱贫”的目标。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来到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实地察看了社区电子加工厂、毛绒玩具厂、服饰公司产品展示厅,对当地“山上兴产业,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的发展思路给予肯定。强调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后,后续扶持最关键的是就业。乐业才能安居。

经过5年拼搏奋斗,平利新社区工厂已经遍地开花、声名远播。迄今,陕西建成社区工厂1365家,吸纳就业5.12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55万人。

在平利的社区工厂车间,生产线流动着对美好明天的信心,而在雾气缭绕的紫阳茶山上,飘起了秦巴深处的妙音:“郎在对门唱山歌,哎~~”,紫阳民歌响彻青山绿水,也频频走进了游客心里。

茶旅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让陕南的这座小城赚足了目光和票子。“每到礼拜六、礼拜天,我们这安康的、紫阳的,到处都来这边游玩,这个就增加了我们很多的效益。”紫阳县蒿坪镇蒿坪村党支部书记邱运洪说。

如今,无人不知小木耳,无人不赞商山洛水,小木耳在今年4月爆红之后,陕西积极把“注意力”“购买力”转变成商洛乡村经济的“提振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限衔接乡村振兴。今年9月,陕西适时启动了食用菌产业发展暨柞水“小木耳、大产业”招商大会。

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至此,我国所有贫困县“清零”?消除绝对贫困不是终点,而是新奋斗?新生活的起点?不少扶贫干部认为,贫困县虽然“清零”了,但脱贫成果还需巩固与夯实?在陕南,新的、绿色的、活起来的产业链,正在针织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衔接处,脱贫工作虽即将告一段落,产业发展的机制却留了下来。

健康+绿色,陕西的未来局?

秦岭无闲草,这里有3200多种天然药用植物,近年来,陕南越来越多的陕南生物医药企业依靠大自然的丰厚馈赠不断发展。在此次全省重点项目陕南片区的10个观摩点中,生物医药企业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

在汉中市城固县天谷医药,一包当归饮片刚刚下线。十几个车间,十几个步骤,最终成为这样一包中药饮片,销往世界各地。

绿色,是陕南的已有底牌,在新机会领域里,陕南可以赢来自己的“高甜”部位——大健康产业。不止于药材,更有康养产业的亟待开发的“富矿地”。

近几年,陕南的富硒食品、茶叶发展很快,对拉动当地经济,起了很大作用。除魔芋等食品外,包括茶、水、药材等也潜力巨大,围绕大健康产业,陕南将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或将成为新支点。

在观摩活动中,商洛市委书记郭永红表示,要紧扣绿色循环发展定位,以大产业破题、用大项目支撑,将大力培育四大产业,除了特色农业、大旅游、新材料之外,便是大健康了

作为此次重点被观摩的项目之一,森弗大健康产业园便引来热议。该项目总投资16亿元,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菊芋加工制造中心;是全产业链项目,实现了特色农业与大健康、大旅游的深度融合,年产值可实现10亿元,上缴税金4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200余个,辐射带动3万余户群众(其中有1.5万户贫困户)发展菊芋等特色产业8万亩,户均年可增收3000元。

围绕菊芋产业,公司开发了凝胶糖果、液体饮料、固体饮料、压片糖果等系列产品,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实现了群众增收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双赢。

只有立足自身资源禀赋、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才是高质量的发展。对于陕南来说,第一要义就是坚持绿色循环发展。而毋庸置疑的是,未来的经济发展必定是环境友好型的,是绿健康+绿色的新模式。有目共睹的是,陕南三市在这个大命题上的践行,已经通过自己的脱贫攻坚、城市发展、乡村建设千磨万砺出了自己的多套方案,此次重点项目观摩,大家的赞叹便是佐证。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发现机遇、捕捉机遇、创造机遇,陕南三市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在发展经济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发展经济。对此,三市的市委书记也早已胸有成竹

安康市委书记郭青表示,要加强生态友好型产业和绿色工业上下游、前后端分类研究,推动一批特色产业向终端延伸,构筑新兴产业集群。

汉中市委书记方红卫表示:要紧扣绿色循环、生态宜居战略定位,着力构建以生态农业、绿色工业、幸福产业为主体的生态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有机统一。

商洛市委书记郭永红表示,要以大产业破题、用大项目支撑,着力培育特色农业、大旅游、大健康、新材料四大产业,不断加快追赶超越的步伐。(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 208坊 向晚)

(责编:左瑞、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