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文旅:靠“报复性” 不如靠“重复性”

2020年10月09日09:10  来源:208坊
 
原标题:陕西文旅:靠“报复性” 不如靠“重复性”

熬过了端午、五一的且行且徐,终于到了策马奔腾的时刻:8天小长假,陕西一口气接待了4224.38万人次游客,实现旅游收入254.06亿元,人均天花费486.45元。据报道,有肉夹馍店一天卖出2000个,快脱销了。

期待已久的“报复性”消费,已经来临。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接待人次下降了40.78%,旅游总收入同比下降44.04%。

众所周知,现在的疫情防控和国际环境之下,入境旅游还是形势严峻,本次双节,最重要的拉力还是“跨省游”“近郊游”,换句话说,是各省区在竞争国内市场份额。

陕西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曾经在海外市场有着极强的优势,那么,在接下来的“内循环”里,陕西该如何乘胜追击呢?

不容易!3个100%

相比清明、端午小长假的“清闲度假”,80后年轻掌门人严圆圆在这个国庆过得相当忙碌。去年,趁着陕西旅游的大好势头,他们家经营两代人的面馆在临潼开了分店。岂料,刚刚开张,就遇到了疫情肆虐,与所有餐饮企业一样,陷入胶着。

端午节虽说已经一定程度放开旅游,回暖速度并不如意,终于在这个双节档迎来“入轨”时刻,“虽然还是没有到完全正常的客流量水平,但相比前半年,已经好太多了!”

这个双节,陕西通过多种形式拓市场、促消费、惠民生,最大限度激活和释放消费潜力,旅游、餐饮、娱乐等领域都迎来一波“消费反弹”。西安餐饮市场生意火爆,不管是“老字号”餐饮,还是当地特色小吃,都吸引了众多游客。据了解,一些餐饮酒店的最高翻台率达到300%,日最高接待人数达到3000多人。地方特色小吃也颇受欢迎,肉夹馍一天能卖2000个,排队人数长达20多米,由于购买人数较多,每天基本上都是晚上12点关门。不知坊友们有没有去“人从众”,反正坊叔在赛格吃个火锅,排队了2个多小时!

据陕西省商务厅监测黄金周(1日至7日)商品销售实现401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商品零售实现351亿元,同比增长8.6%;餐饮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6.3%。

除此之外,今年中秋国庆假期,陕西与西安多项数据位居全国前十,并斩获3个“100%”——大交通整体增长100%,西安上榜热门目的地与出发地城市;酒店营业额环比增长100%,十大酒店热门城市西安排第八;门票增长100%,陕西上榜全国十大热门景区省份。

相比前半年的步履蹒跚,陕西文旅恢复脚步,愈发稳健(如图表):

据上表可知,如此翻倍式的恢复增长,并非全赖“假期长”,而是实打实的“消费暖”,由五一的日均揽金6.7亿元,飙升至日进31.75亿元,足足翻了5倍之多!

10月4日,天气刚刚放晴,坊叔出去溜达了一圈,从南郊到小寨,平时25分钟的车程,足足走了1个半小时。所到的西安几大商圈道路,已经水泄不通,热门景区摩肩接踵。难怪这个国庆,被称为迟到的“中国年”。

不迷失!“内循环” 小试牛刀

“抢票、堵车,这个国庆像过年。”“迟到的春运!”这一盛况,让无数网友心生感慨。10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消息称,综合各地旅游部门、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的数据,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双节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

在这样的全盘火爆形式之下,拥有丰厚旅游资源的陕西,固然是“躺赢”的资本。比如,坊友来信,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大唐芙蓉园、西安城墙等热门景区均实行了提前预约制,不支持当天现场购票。而部分景区预约十分火爆,提前1-2天甚至无法预约上门票。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而在已经公布旅游收入的一些省份中,有几个地方也是羡煞旁人(如图表):

关于旅游总收入,虽然其他省在齐刷刷亮出恢复水平时,陕西含蓄表示同比下降44%,但已明确暗示未达理想程度,稍显克制。

面对疫情突发的情况,在国际游客入境的窗口收紧时,出境游转跨省游,给文旅产业打开了”内循环”这道大门。在这套重新运算的系统里面,国内市场蛋糕被重新切分。

对此,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唐晓云认为,出境游客的回流,为国内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契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在提升服务品质和专业程度,以及发展多元化、多层次旅游产品方面下功夫。

陕西最大的优势的历史文化家底,这对海外游客来说,是独一无二的绝对差异,几乎是必游清单。

但面对国内游客,其差异性会相对减少,旅游体验感、新玩法和新内容,是次核心的竞争力。

换言之,“内循环”在打开回暖的旋转门时,其实也把各家拉在了更紧凑的擂台上,近距离比试,谁擅长品质化的“短打”,谁便更胜一筹。

那么,除了文化与历史,陕西,还能出多少牌?

把“报复性”延展成“重复性”

8天的“plus版长假”让人们积累了大半年的期待得以放飞,产生了网友口中的特约填空题:“报复性_____。”4000桌排号、喝杯奶茶等一小时……这种出游热潮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消费数据。

但是,这种“报复性”只是一种急促的短期拉力,如何持续,还得增强文旅产品的“重复性”价值。

数据显示,10月1日当天,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509万人次,民航运送旅客167万人次,均创疫情爆发后单日发送量新高。旅游观光、短途旅行等客流持续走高,带动“高铁游”、周边游等市场行情火热。旺盛的出行需求,带动了假日旅游显著复苏。可以预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城市短途近郊游成为疫后消费新方式,一小时经济圈内的短途游将成为热点。国内3小时中短程旅游市场迎来“新风口”,市场需求会更加稳固,城市近郊休闲游将成为疫后旅游消费的一支“主力军”。

简而言之,交通枢纽、都市出行圈、旅游体验感,便是3张王牌。

目前,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川渝两地也正在谋划强强携手,打造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对此,陕西其实也有政策性机遇的加持,在“米字型”高铁构筑的物理连通之下,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倾斜性扶持,可乘势打造“大西安都市文旅圈”。

其实,近几年来,随着宝兰、西成等高铁大动脉的贯通,川、陕、甘等地的交流日渐频繁,大西安的1小时和3小时生活圈已有雏形。在“流量”充盈的同时,重要的是“留量”问题,这就要靠新玩法、新业态了。

可以感受到的是,“双节”期间,陕西省许多景区组织了电音节、舞台剧、灯光秀、旅游演艺等活动,并延长开放时间,打开了“夜游”模式。追剧、看电影、逛书店,文化消费也已成为长假消费的重要内容,丰富着市民的精神生活。许多家长习惯来书店“遛娃”,家住雁塔区的张女士,便选择8天时间都在曲江书城陪孩子做活动、读书。在院团,多个经典歌舞、秦腔剧目轮番上演,让游客感受原汁原味的大秦风尚......

多种形式的活动内容,多个层面和线条的文旅体验,在多个维度延展着消费链条,增加游客黏度。而近年来,利用云计算、物联网、AR/VR等新技术赋能的智慧旅游,逐渐成为旅游管理、体验、服务和营销的主要方式。科技赋能文旅,也衍生出了更多的新场景+新应用。10月3日,在金旅·四海唐人街中心广场,坊叔便被一个身高达2.4米的巨型机器人吸引住。他既会说学逗唱,还能客串主持,与人语音互动,逗得观众哈哈大笑,吸引了里三圈、外三圈的游人。

今年7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一项重磅通知:有条件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这个双节,便是最强的一次“跨省游”风口。但在一片欢呼之余,很多业内人士也冷静地提醒,这仅仅是开始,促进文旅业全面复苏还任重道远,并非“一开永逸”。

而跨省游的开放,对于地缘相近的区域来说也是一次难得整合提升的机遇。业内专家认为:作为以文化历史见长的旅游大省,陕西无疑得抓住难得的政策窗口期,除了发挥自己的“文科生”气质外,更要展示“理工科”的魅力,加强科技应用和文化创意,在转型升级中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发展成独具特色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要让年年岁岁花不同,才能让游客有来了再来、不断“重复性”到访的长久黏合力。(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 208坊 于七七)

(责编:谷妍、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