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宽进严出”,鼓励“工学结合”,江西超额完成高职扩招任务

4万社会人员进职校,如何保障学得好

2020年01月01日07:00  来源:工人日报
 
原标题:4万社会人员进职校,如何保障学得好

  2019年12月中旬,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迎来了高职扩招后的首批新生,包括退役军人、下岗职工、企业员工、农民工等在内的619人办理了入学报到手续。“完成扩招任务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重头戏是好好培养这些学生,保证招得进、学得好、出得去。”有教师如是说。

  最近一个月来,类似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迎新忙碌热闹的场景在不少高职院校上演。去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被列入政府工作任务,根据教育部安排,江西省2019年常规高职招生计划23万名,比上年全省累计实发录取通知书数增加4.36万。近日记者获悉,该省已录取高职学生24.1万人,其中录取社会人员4万人,超额完成扩招任务。

  去年6月,江西省教育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江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对高职扩招工作进行总体部署,明确按招生对象分两个阶段推进。一是面向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的应届、往届毕业生,在扩容普招计划的同时,通过专项扩招考试招生;二是面向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职工、在岗职工等社会群体,还包括今年高考落榜考生。对于这类人群采取“宽进严出”的方式,无需文化测试,进行“综合素质+职业适应性”测试,允许适当延长学习时间,鼓励“工学结合”,达到毕业标准,发放全日制高职文凭。

  据了解,所谓“宽进严出”,即落实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统一培养标准和学历证书,严把培养质量关,创新考核方式,以考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课程标准仍然以全日制高职相同专业实施的课程标准为依据。

  此次扩招模式多元,高职院校面对不同基础的学员,怎样开展教学?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江西省教育厅要求高职院校分类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充分考虑应届与非应届、就业与未就业、不同年龄段生源的特点编制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不同生源的从业经历、学习基础和需求,推行灵活多元的教学模式。实施分类管理,适应不同生源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创新管理机制,实行单独编班(选课),单独教学,单独考核,注重针对性。此外,推进弹性学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节奏,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为了激发农民、退役军人以及其他社会人士求学积极性,江西此次扩招还推出了众多含金量十足的政策。

  其中,正式入学的农民学员,可以免交学费、书费和住宿费,开设的专业是适应当前农业农村发展急需的专业。最关键的是将采取“农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集中学习每学年不低于360学时,理论和实践教学比例不低于1∶1。

  退役军人报考高等职业院校,则纳入了该省高职招生计划统筹管理,退役军人学生按照规定可以享受每年不超过8000元的学费补助,在此基础上,各校还会有一些个性化的奖励或补助措施。此外,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将对退役军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各地将指导职业院校积极与各类企业等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搭建就业平台,提供就业岗位,开展“订单、定岗、定向”教育培训。有条件的地方探索设立退役军人职业教育集团,强化教育培训针对性、有效性,有机衔接教育培训与就业。

  江西还将在多个方面持续发力,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就读高职院校创造条件,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实现技能就业。一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针对就读高职院校的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社会人员,符合条件的,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一次性求职补贴、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职业技能提升补贴、优秀创业项目资助等含金量高的政策。另一方面,加大精准服务力度。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就业见习、就业创业培训、专场招聘等精细化服务。(卢翔)

(责编:左瑞、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