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陕西频道

    2月28日上午,斗门水库项目建设动员会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举行,这是继去年启动泾河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之后,陕西省启动的又一大型水利建设项目。省委书记赵正永宣布斗门水库项目启动。

    省长娄勤俭在讲话中说,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提出了“五个扎实”的发展新要求,为我们在新常态下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增添了强大动力。总书记对生态环境建设尤为关注,多次引用古诗赋名句表达对陕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殷切期望,要求我们开展山河江坡综合治理,为优化全国生态大格局做出贡献。在昆明池遗址建设斗门水库,就是要按照山水林田湖一体化治理的要求对秦岭水源进行蓄储调节,以完善关中水系、保障城乡用水、优化生态环境、造福三秦百姓。这既是一个发展工程,也是一个民生工程,还是一个生态工程和文化工程。各有关方面一定要切实承担起责任,严格按规划和程序科学施工,依法维护好搬迁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在传承历史文明中提升工程的文化价值,以自然生态恢复再现八水绕长安的盛景,用实际行动回报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怀与厚望,回馈全省人民的憧憬与期待。

分享到

沣东新城再获 2014“目标考核”优秀单位

    3月27日,在西安市2014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总结部署会议上,沣东新城连续第二年获得西安市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受到西安市委、市政府表彰。【详细】

斗门水库:大西安水系重要枢纽

    这是西安水系里的第一座平原水库,也是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一个大胆突破:在解决区域内近200万人饮水问题的同时,将雨洪变为资源,成为西安水系联通的重要枢纽,为陕西的生态文明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详细】

  • 数千年来,蜿蜒向北汇济渭水的沣河滋润着在此繁衍生息的先民们,西周的丰镐二京在此选址,并走向了“武王伐殷,岁在鹑火”的征途。千百年来,这里流传的歌谣、典故都成了沣河文化的载体,留下许多优美的诗句典籍。

    数千年来,蜿蜒向北汇济渭水的沣河滋润着在此繁衍生息的先民们,西周的丰镐二京在此选址,并走向了“武王伐殷,岁在鹑火”的征途。千百年来,这里流传的歌谣、典故都成了沣河文化的载体,留下许多优美的诗句典籍。

  • 这是西安水系里的第一座平原水库,也是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一个大胆突破:在解决区域内近200万人饮水问题的同时,将雨洪变为资源,成为西安水系联通的重要枢纽,为陕西的生态文明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

    这是西安水系里的第一座平原水库,也是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一个大胆突破:在解决区域内近200万人饮水问题的同时,将雨洪变为资源,成为西安水系联通的重要枢纽,为陕西的生态文明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

  • 西咸新区成立后提出要建国家级的秦汉文明展示区,建国家级的生态文化遗址公园;加之引汉济渭工程正式获得国家批复,刚刚结束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则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这一系列利好机遇都为昆明池的复苏提供绝佳契机。2000多年后的昆明池迎来了重建的天时地利人和。

    西咸新区成立后提出要建国家级的秦汉文明展示区,建国家级的生态文化遗址公园;加之引汉济渭工程正式获得国家批复,刚刚结束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则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这一系列利好机遇都为昆明池的复苏提供绝佳契机。2000多年后的昆明池迎来了重建的天时地利人和。

  • 昆明池具有2100多年历史、我国史上第一个人工蓄水工程――昆明池,将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重现。昆明池景区将重现绚丽多姿的水环境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成为独具汉文化特色的环湖生态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和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人居天堂。

    昆明池具有2100多年历史、我国史上第一个人工蓄水工程――昆明池,将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重现。昆明池景区将重现绚丽多姿的水环境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成为独具汉文化特色的环湖生态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和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人居天堂。

  • 离开沣东第一学校后,群众先后参观了科统基地、沣河生态景区以及农博园。看完了这些早已旧貌换新颜的“家门口的地方”,群众对自己所在的街道、村子未来的样子更是充满了期待,纷纷询问街办干部自己的新家园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离开沣东第一学校后,群众先后参观了科统基地、沣河生态景区以及农博园。看完了这些早已旧貌换新颜的“家门口的地方”,群众对自己所在的街道、村子未来的样子更是充满了期待,纷纷询问街办干部自己的新家园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焦点关注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