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未标题-4
1

1月23日
人民日报2版
刘国中: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十四五”开局之年经济工作。陕西将如何聚焦高质量发展,谋划新一年各项工作?日前,记者专访了陕西省委书记刘国中。

从政治高度把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下去

2月5日
人民日报7版
从政治高度把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下去

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新发展理念是“红绿灯”“指挥棒”。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谋划发展要一体坚持,政策制定要一体执行,项目建设要一体遵循,工作推进要一体落实,不能畸轻畸重,不能顾此失彼。在编制陕西的“十四五”规划纲要过程中,要全方位与新发展理念对表对标,确保符合党中央要求,顺应广大群众期盼。

3.10

3月10日
人民日报两会特刊
刘国中: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步伐

陕西创新资源丰富,在科技领域有着很不错的基础,这既是优势所在,也是潜能所在。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勇立潮头,练好内功,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步伐,推动全省“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6.2

6月2日
人民日报奋斗百年路 起航新征程·陕西篇
铭记党的历史 弘扬延安精神 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陕西是一片红色沃土,陕甘革命根据地是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党中央在延安战斗生活了13年,培育形成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陕西人民传承红色基因,积极投身革命、建设、改革的生动实践,推动三秦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2.12

12月12日
人民日报要闻2版
与会同志谈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让我们认清了形势、增强了信心,让各地区各部门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方向更明晰、斗志更昂扬。”陕西省委书记刘国中表示,陕西将以实际行动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四个整版聚焦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9版为陕西省委书记刘国中署名文章《铭记党的历史 弘扬延安精神 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和分社记者采写稿件《延安精神薪火相传——迈上新征程 展现新作为》;10版以“守护青山绿水 同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关注岚皋县、眉县、长安区上王村等地绿水青山里有新生活、新产业,民生福祉中有小幸福、深感受;11版聚焦陕西如何发扬延安精神,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12版用一张张动人的照片,呈现陕西发展变化的缩影。

  • 五个整版展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陕西元素

    《人民日报》从2021年7月19日起,推出了“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专栏,充分展示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的共产党人的精神。

    其中,在陕西这片英雄而美丽的黄土地上,孕育出了伟大的延安精神、照金精神、南泥湾精神、张思德精神、西迁精神。

推动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相得益彰(现场评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⑦)

推进乡村的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需要社会各项资源的整合再分配,也需要立足各乡村的自然禀赋、顺应自然本色,寻找产业优势和致富途径

巍巍照金展红旗(峥嵘岁月)

行走在陕西铜川市耀州区的山区,到处是纵横沟壑、石峰千仞,斧劈刀削苍山骨,曾经硝烟远,如今醉游人。吸引人们前来的不只是奇绝的丹霞风光,更是那段激情澎湃的革命岁月。

大漠深处,栽下3万株樟子松

时光流转,昔日毛乌素沙进人退,寸草不生;几代人辛勤浇灌、挥洒青春,终换来林海茫茫。有数据显示,2020年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这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上“消失”。几十载光阴,无数名治沙英雄接续奋战,携手将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多公里!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

兵谏亭、新城黄楼、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高桂滋公馆等西安事变旧址分布于西安市区不同的角落。如今,再一次走近、聆听,穿越时空的隧道,历史的回响仍不绝于耳。

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每当想起战火纷飞的岁月,96岁的刘珍老人就哼上几段陕北民歌。她说:“那会儿我们边学习边纺棉,军民其乐融融似一家,那是我一生的美好经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路生梅:一句诺言 一生守护

1968年,24岁的路生梅服从分配,从北京来到陕西佳县,成为当地第一名科班出身的儿科医生。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路生梅揪心的却是当地落后的医疗水平,她立下朴素的诺言:“这里的群众需要我,我属于陕北高原。”

遏制挖湖造景 严守耕地红线

一段时间以来,本报收到多封读者来信,反映一些地方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挖湖造景冲击耕地保护红线,主要原因是什么?怎样制止这种行为?记者深入多地采访。

小木耳,科技赋能展前景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因柞树多而得名。柞树又叫耳树,属壳斗科栎属,是生长黑木耳的最佳树种之一。前不久,笔者又来到这里,被木耳产业发展的新变化深深吸引。

大兴学习之风 走在时代前列

苍松翠柏,梨花盛开,陕西省旬邑县马栏镇曾是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所在地。3月30至31日,陕西省咸阳市委常委班子来到这里,集体学习革命先辈英勇战斗、发展生产的光辉历史,随后专门召开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

连霍高速——串起丝路上的文化明珠

沿中国最长高速公路连霍高速,一路探访历史文化遗产。在这条与“一带一路”多处重合的高速上,连云港西游记文化、安徽萧县书画艺术、开封“城摞城”遗址、隋唐洛阳城、西安古城墙、武威古长城、鄯善木卡姆,仿佛一颗颗耀眼的文化明珠,在历史和现实的碰撞中熠熠生辉。

渭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产业旺 村庄靓

 初夏时节,走进素有“关中粮仓”之誉的陕西省渭南市,田野台塬间绿意葱茏,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秦东山乡生机勃勃。

延安:赓续红色基因 助推老区发展

如今,昔日黄土高坡已变秀美山川,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创新传承红色基因,积极探索创建文明城市新路径,革命老区的红色精神底色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石光银:誓将沙漠变绿洲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的狼窝沙生态治理区里,69岁的陕西省定边县定边街道十里沙村党总支原书记、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光银,正手握斧子,为树木修剪枝杈。一旁,他“90后”的孙子石健阳拿起3米长的高枝铲,用力一铲,把多余的枝杈铲下来。

西安民警曹金生:团聚的笑脸,是他坚持的动力

曹金生是陕西西安市莲湖区的一名民警。在他的带动下,500多名爱心市民陆续加入他组建的寻人志愿服务队,帮助许多走失群众找到家人。

梁家河村党支部:支部带好头 百姓有奔头

出延安,过延川,穿过叠叠山峁,便抵达坐落在黄土高原褶皱里的小村落——梁家河村。山坡披绿、草木青葱,找不到一点印象中大西北山沟沟的影子。整洁的村庄里,游客络绎不绝,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陕西:把好事办实 把实事办好

群众利益无小事。今年以来,陕西省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并与基层正风肃纪反腐相结合,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不断推进干部作风转变。

全运会助力西安高质量发展

宝塔山下,迎来全运圣火。途经陕西13个市(区),历时28天,全程72公里的传递,圣火将于9月15日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熊熊燃起。古都西安,即将迎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

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大家表示,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光荣革命传统,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切实抓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陕西细化措施建立工作机制:迅速反应 调度避险

今年以来,陕西平均降水量904.5毫米,较常年偏多334.2毫米;黄河、渭河先后3次出现编号洪水。对此,陕西省建立了防灾避险转移工作机制,省防总先后启动4次防汛应急响应,市县乡级共启动931次防汛应急响应;对各市县实行常态化调度机制,督导强雨区严格落实暴雨洪水防范措施。

照金精神,写下光辉一页

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要加强对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

延安:美好生活 升级提质

创建文明城市,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更舒心。今年以来,延安提升400多个小区“15分钟生活圈”建设,建成40个养老服务机构,创建15条放心消费示范街区……

陕西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2020年,陕西56个贫困县(区)全部脱贫摘帽。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十四五”时期陕西农村工作最重要的任务。

进一步提升为群众办实事的质量水平

陕西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高标准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延安因地制宜治理水土流失

近年来,陕西延安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持之以恒治理水土流失。昔日黄土裸露的黄土高坡,如今山川秀美。“生态饭”越吃越香,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

西安全力以赴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12月21日10时,陕西省西安市启动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12月22日10时完成。此次检测是西安疫情防控工作中最重要的一轮核酸检测,将在24小时内彻底摸清底数,快速、精准发现潜在传染源。西安疫情在本土已经出现社区传播,并外溢到4个城市,尽快斩断传播链刻不容缓。

西安3万余名机关党员干部下沉社区

12月23日零时,西安加强疫情防控,全市小区(村)、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各单位闻令而动,连夜安排部署,机关党员干部积极响应,踊跃报名。

5位基层干部讲述一年来的感悟、追求与成长

近日,儿子发语音告诉我,学校的复习资料里加入了《杨叔的脱贫日记》,儿子还引以为傲地告诉老师和同学,“‘脱贫日记’里的帮扶干部朱继宏是我爸爸。”我这才想起来,由于长期在硖石镇车辙村帮扶,我已经好久没回家,也好久没有见到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