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陕西频道
 

国家旅游局通报旅游市场整治行动

   &nbsp4月2日,国家旅游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的第一阶段情况,部署专项整治第二阶段工作。在专项整治行动的“第一战役”中,各地共有44家A级旅游景区被摘牌,12家旅行社被吊销经营许可证。在被警告的9家5A级旅游景区名单中,陕西渭南市华山景区名列其中。(人民网-陕西频道)
    华山景区将整治围堵拉客

    昨日下午,华山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华商报记者,通过与省旅游局沟通了解,此次华山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警告的主要原因是:景区外围拉客现象比较严重,景区管委会已与华阴市政府和华山旅游集团公司协调,下一步将制定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专项整顿,主要打击在车站、景点大门前等游客聚集区围堵、拉客等行为。目前,景区管委会要求辖区各单位,对照5A景区标准先开展自查自纠。

    据了解,虽然全国旅游热点地区市场秩序出现好转,但城市“一日游”秩序混乱、景区景点中“票中票”和管理服务不到位、旅行社散客拼团强迫消费、酒店预售优惠卡节日期间不兑现等问题仍是旅游投诉的焦点,国家旅游局下一步将重点整治“不合理低价游”、违法“一日游”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华商报)

    4月2日,国家旅游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的第一阶段情况,部署专项整治第二阶段工作。在专项整治行动的“第一战役”中,各地共有44家A级旅游景区被摘牌,12家旅行社被吊销经营许可证。在被警告的9家5A级旅游景区名单中,陕西渭南市华山景区名列其中。(人民网-陕西频道)

    华山景区将整治围堵拉客

    昨日下午,华山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华商报记者,通过与省旅游局沟通了解,此次华山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警告的主要原因是:景区外围拉客现象比较严重,景区管委会已与华阴市政府和华山旅游集团公司协调,下一步将制定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专项整顿,主要打击在车站、景点大门前等游客聚集区围堵、拉客等行为。目前,景区管委会要求辖区各单位,对照5A景区标准先开展自查自纠。

    据了解,虽然全国旅游热点地区市场秩序出现好转,但城市“一日游”秩序混乱、景区景点中“票中票”和管理服务不到位、旅行社散客拼团强迫消费、酒店预售优惠卡节日期间不兑现等问题仍是旅游投诉的焦点,国家旅游局下一步将重点整治“不合理低价游”、违法“一日游”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华商报)

 

被警告旅游景区名单一览

    被严重警告的5A级旅游景区

    辽宁省沈阳植物园景区

    9家受警告的5A级旅游景区

    河北省保定安新白洋淀景区

    山西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名胜区

    黑龙江哈尔滨市太阳岛公园

    江苏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

    浙江杭州市千岛湖风景名胜区

    山东枣庄市台儿庄古城景区

    河南洛阳市龙潭大峡谷景区

    陕西渭南市华山景区

    广东清远市连州地下河旅游景区

 

被摘牌旅游景区名单一览

    A级旅游景区摘牌名单(44家)

    河北:(4家)

    1. 邢台市临城丰乐园景区(4A)

    2.承德市兴隆县青龙潭景区(2A)

    3.廊坊市大城县鑫汇生态农业观光园(2A)

    4.定州市永发畜诚信畜牧生态园(2A)

    内蒙古:(2家)

    1.通辽市新镇柏盛园度假村(3A)

    2.鄂尔多斯市天福祥生态旅游区(3A)

    上海:(1家)

    安亭老街景区(3A)

    江苏:(3家)

    1.徐州邳州市中国(港上)银杏博览园景区(3A)

    2.南通城隍庙(3A)

    3.苏州工业园区白塘生态植物园(3A)

    浙江:(1家)

    诸暨市越国风情文化园(2A)

    江西:(5家)

    1.南昌宝葫芦农庄(4A)

    2.浮梁金竹山寨(3A)

    3.奉新江西省国际体育健身运动中心(2A)

    4.吉州区科技园山庄(2A)

    5.吉水毛泽东祖籍游览苑(2A)

    山东:(16家)

    1.潍坊青州花卉博览园(3A)

    2.潍坊诸城市益民河公园风景区(3A)

    3.磴山寨景区(3A)

    4.滨州绿洲乐苑景区(3A)

    5.临沂市蒙阴地下银河旅游区(2A)

    6.聊城市凤凰苑农业科技园(2A)

    7.滕州家居广场(2A)

    8.滕州翔宇儿童城(2A)

    9.台儿庄运河公园(2A)

    10.蓬莱博展国际商贸城(2A)

    11.临沂费县韩书凡奇石艺术馆(2A)

    12.禹城市御桥韩天主教堂(2A)

    13.宁津家具大世界(2A)

    14.夏津惠津湖景区(2A)

    15.孙子故园(2A)

    16.莱州千佛阁景区(1A)

    海南:(2家)

    1.三亚美天涯热带海洋世界(2A)

    2.兴隆亚洲风情园(3A)

    重庆:(1家)

    重庆圣灯山森林公园(3A)

    四川:(3家)

    1.成都市中国枇杷博览园(3A)

    2.绵阳市凤凰山旅游景区(2A)

    3.广安华蓥市仙鹤洞景区 (2A)

    青海:(1家)

    青海省藏毯展览中心(3A)

    新疆:(5家)

    1.喀什市西山民族风情园(3A)

    2.伊犁州阿拉木图亚风情园(3A)

    3.阿勒泰金山森林公园(3A)

    4.哈密市金色年华度假村(3A)

    5.和田市昆仑湖公园(3A)

 

微博互动

 

本期编辑

谷妍
人民网陕西频道编辑部出品
分享到

    4月2日上午,国家旅游局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国内共有44家A级旅游景区被摘牌,9家5A级景区受警告。其中陕西渭南华山景区因景区外围拉客现象严重被警告。根据依法治理旅游市场秩序三年行动方案(2015年),国家旅游局将组织开展专项行动第二战役,重点整治“不合理低价游”、违法“一日游”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规范旅游企业经营行为。旅游监管究竟还有多少漏洞?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从景区评级上转变:景区咋评定级别 游客应当有发言权

图片来自网络

动机不纯为日后被摘牌埋下“隐患”

这次被警告、摘牌的A级旅游景区数量如此之多,在社会上引起民众不少议论。旅游景区的质量等级评定,如果全部依赖于程序上的行政手段,或者是某种暗访式的突击检查,是否就能真正地检阅出A级旅游景区的含金量?殊不知,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语境下,某些景区是很愿意做临时抱佛脚的功课的。他们甚至会“虚心”地向已经获得A级评定的景区取经。这种动机不纯的“被评定”,日后被摘牌也在所难免。

在A级景区的评定中,是否应该增加老百姓的话语权呢?作为旅游者的他们,站在市场的角度就很容易从服务感知、设备配套、安全防范、购物体验等诸多方面进行打分。同时,他们也能够从旅游配套服务、辅助设施、安全设施及制度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或许在程序和可行性上,有着诸多考虑的因素。但作为用脚投票的最终实施者,老百姓的最终一票否决权不能被旁落。【详细】

 

从监管方式上转变:唤醒“装睡”的景区管理意识最重要

旅游市场混乱的客观原因

管理旅游市场的“婆婆”多,而景区、旅行社等具体经营者的“媳妇”更多。

“婆婆”太多,作为游客究竟往哪里投诉,是向旅游部门还是旅行社投诉电话抑或是遇打人找公安遇欺诈找工商?所有游客所遇到的问题千差万别也各有苦衷,那么,旅游部门能不能出台一个管理办法,即成立专门接受受理游客投诉的办公室,来应对游客旅途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和难题? 【详细】

旅游市场混乱的主观原因

景区管理意愿的低下,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景区运营管理的发展滞后。

在当下发展飞速的社会中,不进步就意味着会被淘汰,对于景区而言同样如此,如果一些景区继续自己陈旧落后的管理方式不改变,任由旅游市场乱象在景区蔓延,遭受降级摘牌、警告处罚都是必然的结果。此次国家旅游局的专项整治行动,意在唤醒一些落后的景区管理意识,敦促景区增强主动管理欲望并努力为恢复旅游市场的秩序做出贡献,进而使旅游景区焕发更大的生机与活力。【详细】

唤醒“装睡”的景区管理意识是关键

旅游市场种种乱象,导致景区被摘牌、警告,更多因为对旅游乱象的管理不善。可以说,景区对种种旅游乱象不是不知,而是不为,景区管理方的不作为乃至纵容,无疑为乱象滋长提供了生存的土壤。此次专项行动对景区的整治,意味着景区不能再轻易撇清责任,而是有义务参与到旅游秩序的共同建设当中。

此前,各个旅游景区之所以对旅游市场的无序现象熟视无睹,皆因为一些乱象对旅游景区本身的经济利益并无直接伤害,反而带来了客流和收益,这种既得利益令本就管理意愿不强的景区方,更加不愿意作为。要想让景区真正担负起自身的管理责任,就必须斩断这种利益链条,改变部分景区被动落后的管理状态,唤醒“装睡”的景区管理意愿。 【详细】

 

从管理参与者上转变:不能光靠旅游部门 当地政府要行使职权

光警告还不够 还需借助政府“有形之手”

我们必须注意到,这次受到处理的都是A级景区,而且这些问题之前已经三令五申了,为何顶风作案的仍然都是它们呢?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无形之手”,就是资源越稀缺,商家的话语权越重,垄断逐利的冲动越强。因此,政府“有形之手”调控的有效性,就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行政处罚本身的力度,二是消费者维权的便利程度。A级景区之所以敢于顶风作案,很大程度上就是恃资源稀缺而无恐。

只有行政处罚的力度超过顶风作案的收益,比如高额罚款、停业整顿等,才会真正起到威慑作用。如果想构建长效机制,就必须在给景点编好制度“笼子”、推动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和便利旅客维权的立法上下功夫。 【详细】

如何从治本入手?

国内的旅游业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运营环境的硬伤,这也是国家旅游局“看不下去”的最重要原因。在“没有猫腻”的基础上,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真正提升国内游的品质。国务院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对品质旅游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年以来,“修个大门”是大部分景点的主要盈利模式。门票价格几乎三年一涨,但是管理水平与服务却未水涨船高。淡化门票经济,升级第三产业已经迫在眉睫。

另外,需要努力的不光是景区的管理,游客也要学会自我管理,不能太任性。“中国式旅游”中的种种不文明,也会给名山大川抹黑。“说走就走”的旅行前提是“负责任”的旅行。对于景点乱象的根除,与游客顽疾的根治,都不是一次“摘牌”能够根本解决,需要整体的标本兼治、旅游升级,一切刚刚在路上。 【详细】

 

从机制上转变:变“警告”“摘牌”为“常态化”管理

仅靠摘牌就能治理“旅游难”不靠谱,还应公布处罚依据

就目前来看,有地方尝试建立旅游投诉统一受理机制,但也仅限于地方旅游部门的尝试而非全国性统一受理模式。而从各地旅游统一投诉电话的建立来看,从国家旅游局到各省旅游局,还没有建立过统一的旅游投诉电话,何况是各地市各景区的统一投诉电话?【详细】

完整披露景区和旅行社受处罚的原因、法律法规依据,将可以让其他更多景区和旅行社单位进一步增强守法依法经营的意识,也将让广大游客了解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将推动游客更好的监督景区和旅行社等经营单位的经营行为。

更为重要的是,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旅游市场的整肃管理具有统一性,避免随意、人为调整整肃管理尺度,从根本上排除主管部门、经办人员利用监管处罚权设租寻租的可能。【详细】

旅游局对害群之马“亮剑”须常态化

事实上,光靠游客投诉、媒体曝光,对旅游市场上的害群之马缺乏震慑性,这些害群之马最害怕的还是旅游主管部门“亮剑”,因为一旦旅游主管部门“亮剑”,这些害群之马就会被逐出旅游市场,丢了饭碗。因而,国家旅游局对旅游市场害群之马“亮剑”须常态化,这既是维护游客合法权益之必需,也是实现旅游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之必然。 【详细】

整治旅游景区乱象,必须执法公平。

景区管理的无力要变为有力,只靠旅游主管部门的运动式监管无济于事,地方政府应当切实履行事权,算清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大账,让日常监管真正发挥作用。

除旅游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履行好职责外,还需要形成允许旅游者真正参与进来的社会监督体系。如果旅游者不是只拥有无法掌握维权进程的一点“投诉权”,还能够对景区质量等级和运营资质用脚投票,景区才能真正感受到压力。此外,应该建立以旅游法为基础的长效监管机制。2013年的旅游法,需要尽快出台更有操作性的实施细则。比如,对于景区违规,什么是警告、严重警告、摘牌的临界线,应当设置什么处罚标准,都应给出更明确的法理依据。

有法理依据,有立体监督,有明确的高压线,景区才能感受到违规的后果有多严重,旅游市场的乱象才有望被遏制。比起对5A级风景区“严重警告”,这才是真正的施以重典。【详细】

旅游监管应由“星思路”走向新思路

游客不再迷信景区星级指数:如今旅游越来越大众化普及化,旅游的观念越来越成熟,观光游也逐步向休闲游转变,景区星级多少已不再完全影响游客的选择,去哪里玩,不去哪里玩,游客不必像旅游市场刚刚起步时那样迷信景区的星级,而应多取决于自己的偏好和旅游体验。

景区不再以星级论高低:当下多发掘新型管理监督办法才是最重要的。如今很多成熟游客到某个景区前都会参考一下其他网友的评价,以此观之,不妨在旅游市场监督管理中引入游客评价体系、扩大游客话语权。有时候,游客本身的评价比星级指数更权威,也更有号召力。【详细】

    综上所述,要想整治旅游市场乱象,必须首先了解造成这种乱象的主客观原因,从实际出发、从根本入手,除了警告之外,还需借力于政府“有形之手”,加大惩处力度、构建长效机制。另外不论从景区管理者还是游客来说,都要转变思路,不在迷信景区星级指数,不再以星级排资论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