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首页|频道首页|网站地图
    国务院日前公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即“以房养老”。
    对此,不少网民表示,“以房养老”是对中国养老资源的积极补充,但在实际操作中面临房屋产权问题、传统观念等诸多阻力。“以房养老”作为一种商业政策,不应和社会政策、养老政策混在一起,应交给金融机构去探索设计,依靠商业机构推进。

国内多地自发尝试以房养老

    “以房养老”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其实,在《意见》发布前,“以房养老”就已在国内多地自发兴起尝试。包括长春市在内,早已有个别金融机构试水相关业务。将房子抵押给银行,然后从银行按月领取养老金,对于这样的养老方式,您怎么看?以往“以房养老”在各地展开的尝试效果又如何?“以房养老”是否是养老金来源的唯一途径?昨日,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调查采访。


    
     
    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有数据显示,2012年底,中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在“银发浪潮”来袭,“4+2+1”家庭模式成主流的背景下,如何养老引发人们思考。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詹成付表示,“以房养老”对于老年人、保险公司来说都是利好消息,如果试点成功,对于解决老年人的养老资金问题、盘活已有房屋资源、扩大保险公司业务都有积极意义。……【详细】




受诸多因素阻碍 以房养老在沪推行6年仅成功6例



“以房养老”看上去很美 惠州老人多称难接受



市民谈以房养老政策:儿女还眼巴巴看着房子

    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有数据显示,2012年底,中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在“银发浪潮”来袭,“4+2+1”家庭模式成主流的背景下,如何养老引发人们思考。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詹成付表示,“以房养老”对于老年人、保险公司来说都是利好消息,如果试点成功,对于解决老年人的养老资金问题、盘活已有房屋资源、扩大保险公司业务都有积极意义。……【详细】

受诸多因素阻碍 以房养老在沪推行6年仅成功6例

“以房养老”看上去很美 惠州老人多称难接受

市民谈以房养老政策:儿女还眼巴巴看着房子

    银行收走房子,儿女得骂我!机构把房子卖掉卷钱跑了咋办?据了解,如今在中国以房养老市场规模并不大,除少数金融机构开展外,大多数机构仅仅在观望,即使已经开展这项业务的银行也是申请者寥寥。针对这样的新业务,很多老人也是顾虑重重,不敢轻易把房产抵押出去……【详细】

    多名金融界人士认为,房屋产权70年,是“倒按揭”的最大障碍,也是与国外政策环境最大的差异。虽然2007年出台的《物权法》已经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但“自动”并不意味着“无偿”。如果70年产权到期后,抵押房屋要有偿续期,那么续期费用将是一个巨大的未知风险。如果续期费用太高,金融机构很可能会无利可图,甚至亏本……【详细】


     
    以房养老,即以年轻人购买的资产置换老年人的体面生活;从金融角度看,是进行“倒按揭”,房屋产权拥有者把自有产权的房子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在综合评估借款人年龄、生命期望值、房产现在价格等因素后,每月给房主一笔固定的养老金,房主或者继续居住,或者租住其他更低廉的老年公寓。
    以房养老研究实验多年,之所以难以推进,原因在于房价、老年人退休成本、人均寿命评估问题重重,风险无法评估。
    房价没有真正的适合中国特色的估值模式,出资的金融机构与拥有住房者的评估天差地别。我国房地产尚未经历整体上真正的下降周期,拥有住房者对于未来房价的升值预期较高,此时由金融机构以现在的市场值对房屋进行评估,而后以不同的折扣率计算,不同地段、不同房源的折扣率大不相同,是一项非常难以计算的工作。……【详细】

    以房养老,即以年轻人购买的资产置换老年人的体面生活;从金融角度看,是进行“倒按揭”,房屋产权拥有者把自有产权的房子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在综合评估借款人年龄、生命期望值、房产现在价格等因素后,每月给房主一笔固定的养老金,房主或者继续居住,或者租住其他更低廉的老年公寓。

    以房养老研究实验多年,之所以难以推进,原因在于房价、老年人退休成本、人均寿命评估问题重重,风险无法评估。

    房价没有真正的适合中国特色的估值模式,出资的金融机构与拥有住房者的评估天差地别。我国房地产尚未经历整体上真正的下降周期,拥有住房者对于未来房价的升值预期较高,此时由金融机构以现在的市场值对房屋进行评估,而后以不同的折扣率计算,不同地段、不同房源的折扣率大不相同,是一项非常难以计算的工作。……【详细】


     
     传统文化中,养老被归入“孝”的范畴,有“郭巨埋子”、“王祥卧冰”两个孝德典范。前者因家贫,为养父母而欲坑杀儿子;后者因母病,为侍亲而卧冰捕鱼。虽然这种略显畸形的养老观已不合时宜,但从中仍可看出完善养老体系的两个核心问题:一是支付能力不足时如何保证养老;二是怎样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解决不好支付只能是“橱窗外的乞丐”,提供不了服务则会是“沙漠中的富翁”,对于完善的养老体系来说,支付能力和服务能力缺一不可。

    当前,我们无论是支付能力还是服务能力,都还在“骑牛追马”。虽已建立起基本体系,但各类养老保险的宽度和厚度仍需加强……【详细】




以房养老,现阶段面临四大困局



以房养老:期待逐一破解现实难题



以房养老:相关的配套政策要跟上

     传统文化中,养老被归入“孝”的范畴,有“郭巨埋子”、“王祥卧冰”两个孝德典范。前者因家贫,为养父母而欲坑杀儿子;后者因母病,为侍亲而卧冰捕鱼。虽然这种略显畸形的养老观已不合时宜,但从中仍可看出完善养老体系的两个核心问题:一是支付能力不足时如何保证养老;二是怎样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解决不好支付只能是“橱窗外的乞丐”,提供不了服务则会是“沙漠中的富翁”,对于完善的养老体系来说,支付能力和服务能力缺一不可。

    当前,我们无论是支付能力还是服务能力,都还在“骑牛追马”。虽已建立起基本体系,但各类养老保险的宽度和厚度仍需加强……【详细】

以房养老,现阶段面临四大困局

以房养老:期待逐一破解现实难题

以房养老:相关的配套政策要跟上

国家 以房养老政策
加拿大 超过62岁的老年人可将居住房屋抵押给银行,贷款数额在1.5万至30万加元之间,只要不搬家、不卖房,房屋产权人不变,可一直住到逝世,由后人处理房产时折还贷款。
新加坡 60岁以上的老年人把房子抵押给有政府背景的公益性机构,由公益性机构一次性或分期支付养老金,老人去世时产权由这些机构处分,“剩余价值”(房价减去已支付的养老金总额)交给其继承人。
美国 美国政府和一些金融机构也向老年人推出了“以房养老”的“倒按揭”贷款,发放对象为62岁以上的老年人。许多美国老年人在退休前10年左右就为了自己养老而购买了房子,然后把富余的部分出租给年轻人使用,利用年轻人支付的房租来维持自己的退休后生活。由于美国的房屋出租业比较发达,美国人支出的房租大约占个人支出的1/4到1/3,因而房屋出租的收益也是比较可观的。“以房养老”已被许多美国人认为是一种最有效的养老方式。
英国 “以房养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把房产抵押给银行等机构,每月取得贷款作为养老金,老人继续在原房屋居住,直至去世或搬进养老院后用该住房归还贷款,大约有20%左右50岁以上的老年人打算采用这种方式;另一种就是出售大房,换购小房,用差价款养老。此外,还有老人将房产出售后搬到其他物价水平较低的国家去养老。
日本 以房养老对申请人的条件要求较苛刻。以东京为例,申请人年龄必须在65岁以上,要居住在自己持有产权的住宅中,且不能有子女同住。申请人家庭的人均收入要在当地的低收入标准之下,已经申请低保等福利政策的家庭不能享受这项政策。申请人持有产权的房屋必须是土地价值在1500万日元以上的独门独户建筑,集体住宅不可申请。

    从政策层面看,此前我国部分省市也曾进行过以房养老的模式探索,但基本以失败告终,其中原因确实不乏政策层面的掣肘。但此次从中央层面明确提出鼓励以房养老试点,很明显就是为推动这个产业进行“顶层设计”,在产权使用、财税支持以及金融监管等多方面进行协调。而当前的批评却是用试点要解决的问题,去否定政策本身,这不是严重的逻辑混乱吗?
    任何一项改革或创新政策的推出,都会经历漫长的磨合才趋于完善。现在我们更需要的,是来自社会的建设性意见,而不是毫无意义的吐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