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首页|陕西频道首页
    大学已经迎来开学季,对于以“95后”为主的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成为关注焦点。多所大学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新生独立报到,希望让新生通过独自办理报到手续完成迈进大学独立生活的第一步;在学生恋爱方面,有学校的迎新标语也鼓励学生至少恋爱一次,学校对此表示不提倡也不反对;而大学的生活费用,也在网络上引起大范围探讨,到底多少钱才够用......
    而对于大一新生来说,这都是他们所要经历的,大学生活到底该如何规划,这虽是一个阶段命题,但却在人生历程中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大学生入学教育,该如何上,怎么上,当之成为课堂首要命题。

大学新生:如何完成高中大学的华美转身

     再过几天,新一届大学新生即将入学。作为一名大学新生,你是否做好了上大学的准备?你的心态调整好了没有,是否仍停留在高中阶段。参加高考,填报志愿,进入高校,在经历这一系列重大的人生转变时,许多人的心理并没有随之调整,不知道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的区别,尤其是还没有学会如何与同学、室友相处,承受着转变期的种种不适应和心理折磨。如果不加以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这种不适和折磨很可能演变为心理疾患,影响日后的学习和发展......【详细】

我们该如何读大学

入学教育1:学会独立

为培养学生独立 大学要求学生读《弟子规》
为培养学生独立 大学要求学生读《弟子规》

北京高校采取多种方式“逼迫”新生独立报到

    我国的大学新生,进校后普遍不知道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管理自己、规划自己的未来,很快陷入迷茫,就是因为长期被“包办代替”。大学如此关注大学新生的独立能力,某种程度说明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把新生独自报到作为迈向独立生活的第一步,这对每个大学新生来说,其实是迟到的教育。  

     近日,首都高校迎来新生入学旺季。为了帮助“95后”孩子树立独立生活的理念,在京高校采取拉警戒线“隔离”家长、开通网上报到平台等多种方式,“逼迫”新生独立报到,并以此迈开大学独立生活的第一步。不少舆论对“95后”学生缺乏独立能力,连报到都要父母完成颇有微词,而在笔者看来,这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家长和教育者的责任……【详细】

入学教育2:是否恋爱

大学期间至少恋爱一次,无论成败
大学期间至少恋爱一次,无论成败

新生报到日 学校迎新标语鼓励新生恋爱

    近日,宁波一高校生活区宣传栏上“至少应该恋爱一次,无论成败”的宣传标语瞬间吸引广大新生和网友的关注。今天(26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宣传部部长陈斌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宣传标语并不是学校宣传的,而是负责学生生活区的后勤发展有限公司的行为,对标语中提倡的恋爱一次,他表示学校不提倡不反对,以后对出现学校的标语横幅将加强管理。

    该高校生活园区后勤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博峰认为,这条宣传标语索要传达的意思是希望大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恋爱,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大学生去更好的成长,但这样的表述方式不是特别合适学校,将进行相应调整……【详细】

入学教育3:生活费用

大学生活费,给多少算合适?

    时下正是大学新生陆续报到的日子。近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向新生发出录取通知书时,在信封里塞了一封“致新生家长的信”,里面有一条建议极具“杀伤力”:学校建议,家长提供给孩子的月消费额一般为600元,最高不超过800至1000元。这条“断财路”的建议立马引来学生吐槽:一个月600元生活费,貌似吃食堂都不够。

    “再穷也不能穷孩子”,这是中国家长的传统观念,然而很多家长又害怕孩子攀比、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大学生生活费,到底给多少才算合适?人民网记者也通过网络随机对全国15个省市地区的30个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绝大部分被调查学生表示1000元左右是在学校的平均生活费水平……【详细】

大学生到底需要多少生活费引激辩
大学生到底需要多少生活费引激辩

入学教育4:规划制定

大学四年咋过 大一先做好规划
大学四年咋过 大一先做好规划

大学新生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2013级大学新生从熟悉的中学校园迈进陌生的大学门槛,一些新生感到茫然。而目前国内严峻的就业形势让这些莘莘学子们也感受到了未来的压力。怎样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给自己一个完美的未来?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实用但不能一蹴而就的学问,需要与大学生活学习同步进行,从跨入校门的那一刻开始,就要准备为将来就业做好铺垫。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详细】

入学教育5: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沦为“盖章运动” 拷问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沦为“盖章运动” 拷问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理应重视 岂能盖章敷衍?

    社会实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学生们眼高手低,文化理论水平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很重要的就是动手能力。自推行以来,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互补,尽其可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锻炼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钻研专业知识技能,加深对所学书本知识的领悟。

    社会实践,好处多多。平常,学生们在学校学的都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否实用,是否能够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很好地验证。书本知识只有跟实际相结合,对书本知识的体会才会越深。社会是个大课堂,社会实践是一门重要课程。如果说书本是有字之书,那么社会就是无字之书,社会实践的过程是阅读无字之书的过程。由于每个人的生活阅历不同,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不同,参加社会实践的认真程度不同,社会实践的体验也就有差异,这是很正常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