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到(山东)潍坊考试,因为到的比较晚,找不到地方住了。有位看车的大叔看我可怜,给了个电话,说可以去那个人家里去住。”2月19日下午,来自聊城临清的蒋程和她伙伴张婕来到山东工艺美院报考现场。两个女孩的从容淡定,引起了记者的关注。仔细一聊,原来这是她们的第二次艺考之路。
蒋程和张婕今年都是第二次参加艺考。去年艺考,蒋程报考了十所学校,但空手而归。张婕则是被录取到一所并不满意的地方院校,她选择了复读。在地方高中,文化课成绩不好的学生,到了高二下学期,都逃不过老师的一次谈话。蒋程和她的同伴就是这样被老师劝到艺考路上的。蒋程说,若不是老师的劝说,她也许不会走美术这条路。尽管美术和音乐都是艺考,但她唱歌很好,参加比赛经常拿第一。“老师不会强制你去学艺术,但是会把艺术说的很好学,说的不费劲,让你觉得一步就能跨过去,是一条上大学的‘捷径’。但真正走到这条路上之后,才发现根本不是这回事。”...【详细】
陪女儿从黄石赶来考试的丁女士,算起了她的“辛酸”账:从去年8月起,每个星期都要拖着小儿子来武汉陪女儿上培训班,她坦言,开销最大的是培训费,“专业课一周是四节,每节课200元,一个星期就要800元,再加上文化课2万5的学费……”细算下来,从去年8月到现在,“至少已经花了4万5”...【详细】
2月19日7:30,王菲菲、彭珺、高岩岩、闫俊被一阵阵嬉闹声吵醒。“真是不愿意重复这样的日子,无论如何,今年一定要上大学。”4名女孩的想法一致,每人报考了10所学校,2000元的报名费花出去了。“怎么也会考中几所学校吧,到时候再从中择优。”女孩们说... 【详细】
每年从庞大的“高考”队伍中分离出来的“艺考大军”,其生活状态如何?选择艺考,是出于对艺术的热爱,还是“曲线救国”?
去年,武汉一所一本院校对其艺术学院新生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297名新生中,因为兴趣、爱好而学艺的为164人,占总数55%;从小学习艺术的学生仅有11人;从高二、高三转学艺术的学生有168人,占总数的57%,其中,有12名学生是在复读时才改学艺术。“相当多的学生是因为学习艺术比较容易考上好大学,或者是因为自身文化课较差而改学美术。”
“我就是在复读的时候才突击学画画的。”谈起自己的艺考经历,来自内蒙古的考生刘军仍是一脸无奈:“我并没打算把艺术当做今后的从业方向,但为了能上好学校,只能这样‘曲线救国’。”...
【详细】
“如果没有天分和兴趣,仅为混进大学,将来就业还是问题,有什么意义呢?”美术生张骥说。对于好不容易挤进大学的学生来说,4年后的就业,将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活生生的难题。
针对近年来部分艺术类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被迫改行等现象,山东艺术学院声乐教授李瑞华曾在我省两会上表达了担忧:“部分专业人才需求饱和,许多学生找不到工作被迫改行,有的甚至办起了考前辅导和短期培训班,艺考进入了一个怪圈。”...【详细】
虽然走艺考路上大学的门槛相对较低,但艺术生就业难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而且随着越来越多考生把艺考当做成绩不理想时挤进大学的最后救命稻草,艺考的难度也在逐年增加。半数以上的受访考生表示并没有考虑过以后的就业问题,不少考生坦言,他们毕业后也许会转行,不一定从事与艺术有关工作。抱着这种想法走进高校,无论之于先前学习艺术的费用,还是投入的时间和经历,不都是一种资源浪费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