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人民網看陝西

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198家,數量居西部第一﹔新能源汽車產量年均增長112%,產量規模居全國前三

“十四五”時期 陝西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成效顯著

2025年11月21日16:55 |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西安11月21日電 (王麗)“2025年1月至10月,陝西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1%,高於全國2個百分點,居全國第7位。”11月21日,陝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陝西“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情況發布會,介紹陝西“十四五”時期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成效。陝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楊武民、陝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張康寧等相關負責人出席並答記者問。

據楊武民介紹,“十四五”時期,陝西以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為抓手,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加速崛起。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7%、10.3%﹔新能源汽車產量年均增長112%,產量規模居全國前三。三星西安工廠閃存芯片產能佔全球15%,西安奕斯偉12英寸大硅片項目產能全國第一。同時,陝西全面推開未來產業布局,聚焦光子、氫能、無人機、分子醫學等領域加大投入,謀劃建設空天動力、第6代移動通信、前沿新材料等未來產業先導區。陝西省鄉鎮以上行政區、重點商貿圈、交通樞紐節點均實現了5G網絡高質量覆蓋。

現代化產業體系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物質技術基礎。“十四五”時期,陝西扎實推進重點產業鏈群“百億提升、千億跨越、萬億壯大”,建設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取得顯著成效。

工業經濟穩中有進,產業基礎更趨穩固。2025年1月至10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1%,高於全國2個百分點,居全國第7位﹔工業投資增長15.5%,高於固定資產投資14.9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16.6%,工業技改投資增長28.5%,持續保持較快增速。

鏈群建設協同發力,產業布局不斷優化。陝西深入實施“鏈長制”,高位推動產業鏈群協同發展。2025年1月至10月,陝西省工業領域34條重點產業鏈實現產值超過1.9萬億元,8條產業鏈產值突破千億元,7條產業鏈產值(營收)增速超兩位數,18條產業鏈產值(營收)超過百億元。

創新驅動能級提升,發展動能持續蓄積。陝西發揮科教資源優勢,以西安區域科創中心建設為引領,依托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持續深化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聚焦重點產業發展,開展校企協同攻關“百團”計劃,實施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揭榜挂帥”和企業研發經費投入獎補,累計建成國家和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25家,培育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47家、省級540家﹔支持284個技術項目加快產業化落地。

數智綠色融合賦能,高質量底色更加鮮明。陝西統籌推進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陝西省入選DCMM貫標、數據知識產權、數字化轉型貫標試點省份,西安市、寶雞市入選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試點城市。累計培育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台)16家、省級53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10家、省級42家。陝西全省智能算力總規模達3500P。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198家,數量居西部第一。

優質企業擴量提質,產業生態逐步健全。陝西扎實開展“規上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鏈主企業”梯度培育。目前,陝西全省規上工業企業達8736戶﹔上市工業企業64戶,佔總數的77.1%﹔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1.94萬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627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6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31戶。

張康寧表示,陝西將立足“十四五”成果,謀劃“十五五”重點任務,堅定不移推進新型工業化,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具有陝西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譜寫陝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編:鄒星、鄧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