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腳步丈量林地 行動守護生靈

——陝西扎實推進林業生態保護工作

2025年07月02日08:44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腳步丈量林地 行動守護生靈

6月14日,西安市長安區南五台國有生態林場副場長李仙宏(左一)帶領護林員巡山。

6月14日,西安市長安區南五台國有生態林場副場長李仙宏(左一)帶領護林員巡山。

穿越6條溝峪、徒步25公裡、耗時十幾個小時……6月17日7時,西安市長安區南五台國有生態林場的護林員在副場長李仙宏的帶領下開啟新一天的巡山工作。

“進入夏季,護林員基本都是5點多起床,吃過早飯后就出發巡山了。”李仙宏說,“最近這段時間,我們每天會選擇不同線路,巡山時間和頻次都增加了。”

今年是李仙宏從事林業工作的第30個年頭。他將滿腔的熱情都投入到這郁郁蔥蔥的南五台林區。

南五台國有生態林場建於1958年,總面積7萬余畝,林地分布在西安市長安區太乙宮和五台2個街道的23個行政村,管理任務十分艱巨。多年來,李仙宏和同事進深溝、翻大山,跑遍了林場的溝溝岔岔,用心用情管護著每一片山林。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們制定了《南五台國有生態林場天然林保護修復森林資源管理辦法》等多項管理制度,對天然林保護修復和巡山護林工作實行量化考核,保証了林區安全。”李仙宏說。

用腳步丈量土地,用行動守護生靈。在陝西,像李仙宏一樣的護林工作者數以萬計。

一株株高大挺拔的紅豆杉矗立在綠意盎然的山間。枝葉在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吟唱……這是鎮安縣茅坪回族鎮元坪村游龍溝紅豆杉保護區的真實景象。

“紅豆杉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2022年12月建立的這個保護區,面積達1500畝。我們通過設立圍欄、警示牌和宣傳牌,定期開展巡查等措施,確保紅豆杉得到有效保護。”鎮安縣野生動物和天然林保護管理中心主任劉永耀介紹,目前,鎮安縣已建立紅豆杉和秦嶺冷杉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保護小區2個。

為了准確掌握全縣野生動植物資源現狀和病虫疫源狀況,鎮安縣實施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專人專責工作制度,並抽調古樹名木專家庫專家,對全縣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開展定期巡查,對生境發生改變和樹體發生病虫害或樹勢衰弱的野生植物及時進行保護。

“我們通過植樹造林、修復濕地等措施,保護修復林麝、羚牛和金錢豹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在345國道沿線設置標識標志牌、安裝減速裝置、打通生態廊道,確保野生動物能正常通過國道。”劉永耀說。

為了進一步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鎮安縣嚴格實行馴養繁殖許可、野生動物運輸許可等制度。鎮安縣野生動物和天然林保護管理中心加強與公安、司法、城管等部門溝通協作,多次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專項行動。

鎮安縣共有野生種子植物資源1300多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2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13種﹔有陸生野生動物300多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7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6種。

陝西是我國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分布較密集的重要區域。保護野生動植物,離不開一個個護林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也更需要政策和法規的支持。為了不斷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法規制度,陝西省加強調查監測,強化執法監管,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積極成效。

“陝西構建起‘一站多點(樣地)’的生態質量監測網絡,擁有8個國家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布設了503個生態質量監測樣地﹔建設了西部地區唯一的環境DNA生物監測實驗室,開展黃河流域(陝西段)陸域和干流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等專項調查工作。”省林業局相關處室工作人員說。此外,陝西先后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陝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等規劃體系,基本構建起具有陝西特色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管理政策體系。

從南五台林區到鎮安紅豆杉保護區,從護林員日復一日的堅實腳步到織就嚴密的政策法規網絡,在三秦大地上,守護生物多樣性的生動實踐正持續推進。

林業及農業部門數據顯示,目前,陝西有陸生野生動物792種、魚類140余種、種子植物4600余種。青山常在、生靈永續的背后,是無數守護者的默默付出與制度的堅實保障。(記者 田若楠)

(責編:賈凱璐、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