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國有農場以單產提升為抓手,集成推廣高產高效技術模式——
良法良技保糧安

陝西省農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朝邑農場的小麥晾晒場景(6月11日攝)。
6月10日,在位於大荔縣境內的陝西省農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沙苑農場,收割后的麥田裡,一台台秸稈打捆機在田間來回穿梭,“吐出”一個個重達350公斤的秸稈捆。遠遠望去,湛藍色的天空下,一個個秸稈捆在麥田裡有規律地排列著,仿佛一幅油畫。
“目前,農場的小麥已全部收完,剩下的秸稈我們將運到奶牛場當飼料。面對持續干旱,我們在小麥抽穗拔節期、灌漿期及時澆水、噴施葉面肥,小麥產量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從目前的收獲情況看,畝穗數、穗粒數、千粒重這些指標都不錯。今年,我們的小麥平均畝產近1000斤。”6月10日,沙苑農場副總經理陳新勝說。
“在不利氣候條件下還能保持穩定產量,得益於糧食大面積單產提升等系列關鍵技術措施。”陳新勝說,沙苑農場深度融合“土地、農機、種子、技術”四個要素及糧食大面積單產提升一系列關鍵技術措施,通過農機農藝結合、良種良法配套,保証了糧食產量的穩定。
陳新勝告訴記者,沙苑農場採取許多關鍵技術措施,選擇周麥49、淮麥33等豐產性好、品質優、節水性好、綜合抗病性強的優質小麥品種﹔播種前精細整地,利用秸稈還田提高土壤蓄水蓄肥能力,利用播后鎮壓技術促進根系下扎和生長﹔採取播種、播肥、鎮壓於一體的集成播種技術模式,提高播種質量﹔堅持分類管理,根據墒情氣溫,適時做好化學除草,及時預防小麥病虫害。
“去年冬季,溫度偏高。為避免小麥旺長,沙苑農場將播種時間推遲到10月20日以后。針對今年旱情,農場增加澆水頻次,由3次水增加到5次水,提升小麥千粒重。為了抗干熱風,在小麥灌漿期,農場還增加了噴施葉面肥的次數,同時配合澆水降低地面溫度,改善小氣候。”陳新勝說。
麥田裡,一條條滴灌帶如黑色脈絡鋪滿田間。“滴灌帶每10厘米處一個滴水口,可以讓水直接滲到小麥根部,既省水又不影響光合作用。”沙苑農場紀委書記雷建軍指了指貼著地面的滴灌帶說,“水肥一體化、高效節水灌溉技術能為小麥及時補充水肥,為穩產打下基礎。”
雷建軍介紹,下一步,沙苑農場將運用科技手段,充分利用物聯網、遙感技術實時監測墒情、苗情、病虫害,提高農作物管理精准度,讓糧食產量再上一個台階。
6月11日,在陝西省農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朝邑農場的晾晒場,金色的小麥堆積如山。“今年,通過定量滴灌、噴灌、微灌等措施應對干旱,農場種植的3.8萬畝小麥平均畝產接近1000斤,和去年的產量基本持平。水分合適的小麥經清選后直接入倉,水分偏高的則需要再晾晒。目前,我們已經轉入‘夏種’階段。”朝邑農場科技創新部部長李懷斌說。
“今年‘三夏’收獲小麥時,我們用了約翰迪爾W230、凱斯4099、克拉斯730等100多台大型聯合收割機。這些收割機的機收損失率大約在0.5%,遠遠低於國家標准,讓小麥能顆粒歸倉。”李懷斌說,今年,朝邑農場持續在農田水利建設、土壤改良修復、耕地地力提升上下功夫,通過推廣高產集成技術栽培模式以及良田、良機、良種、良技的深度融合,保証了糧食穩產。
據了解,在2024年秋播時,陝西農墾使用大馬力聯合整地機械和氣吸式播種機,精准保証播深和播量,全面提升整地和播種質量。開春旱情露頭時,小麥正值拔節孕穗期,陝西農墾採取多種灌溉措施,做到應灌盡灌、能灌盡灌。其中,8萬畝小麥採用水肥一體化滴灌方式,4萬畝小麥採取噴灌措施,保証了小麥全生育期的水分需要。在種植前,陝西農墾還進行了土地檢測,補充微量元素,平衡施肥,有效保障糧食產量穩定。
陝西省農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徐雄佐說:“公司落實糧食大面積單產提升一系列關鍵技術措施,有效提高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障了糧食生產穩定性。今年,公司下屬的華陰農場、沙苑農場、朝邑農場、大荔農場小麥平均產量基本與去年持平。”(記者 吳莎莎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熱門排行
- 1非法穿越還“縱火”炫耀,他攤上事了!
- 2旅客突發疾病呼吸困難 列車內上演緊…
- 3陝西發布首批“千萬工程”示范村名單
- 4 野生鳥類在這裡公開販賣(來信調查…
- 5第六屆西部數字經濟博覽會將於6月1…
- 6陝西楊凌:試驗田裡“選種”忙
- 756億元信貸資金護航陝西夏糧收購
- 8中國隊參賽名單出爐!2025世界男…
- 9@西安考生家長,高考考點“停車攻略…
- 10西安上榜!首批全國零售業創新提升試…
- 11陝西新增十一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 12長安航空轉至西安咸陽國際機場T3航…
- 13高考加油!西安多部門護航考生“逐夢…
- 14黃沙止步 綠進陝西
- 15陝西高考考點實現雙路電源供電
- 16人民日報看陝西 | 優化整合資源 …
- 17風吹麥浪收獲忙
- 18陝西省非遺體驗中心開放
- 19一圖讀懂丨2025年西安市家裝廚衛…
- 20陝西多舉措保障高溫天氣勞動者權益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