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穩就業,抓好存量、增量、質量(評論員觀察)

——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①

陳 凌
2025年05月19日08:3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多措並舉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有效穩住經濟基本盤”。這一重要要求,是統籌國內經濟工作和國際經貿斗爭、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的重要著力點。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評論,探討如何更好有效穩住經濟基本盤,為增強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凝心聚力。

——編  者  

我國是個大國,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就業潛力很大、政策工具箱充足

怎麼看待當前就業形勢?

先看一組數據。一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308萬人,同比增加5萬人,快於時序進度﹔而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則是5.3%,低於預期控制目標。一增一減,體現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再看一組對比。福建公布一季度職業供求狀況分析,“快遞員”“營銷員”的需求缺口較大﹔而像“會計專業人員”等工種,市場登記缺口為負數,出現“供大於求”。一正一負,折射出結構性就業矛盾依然存在。

就業,一頭連著經濟脈動,一頭連著萬家燈火。在不久前召開的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多措並舉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有效穩住經濟基本盤”的重要要求。“穩就業”居首,意味著經濟發展越是承壓前行,越要千方百計穩住就業。

就業向來被視為民生之本。高校畢業生規模持續增長,加強就業指導、做好供需適配,是一件大事。確保脫貧人口務工規模和收入保持穩定,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極為重要。讓農村轉移勞動力出得來、留得住、干得好,就業是根本。由此而言,穩定就業、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加強重點人群就業支持,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

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為抓手,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不妨從存量、增量、質量這三個方面尋找破題思路。

穩住存量,才能更好穩住就業大局。外貿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就業容量大、覆蓋范圍廣。助其解決因外部不確定性導致的暫時性經營困難,能有效穩崗,減輕穩就業壓力。像廣東深圳發布“穩外貿十條”,既實施境外重點展會支持計劃,真金白銀資助展位費,又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兼顧當前和長遠,穩住企業就能更好穩住就業崗位。及時研判風險點,統籌考慮企業紓困難點與發展堵點,綜合運用財政支持、稅收優惠、金融支持、社會保障等政策,並引導各項政策協同發力,這樣的雪中送炭定能穩住就業基本盤。

擴展增量,才能持續增加就業容量。新領域、新賽道的開辟,新工程、新項目的實施,新業態、新模式的涌現,都會帶來就業的增量,都是穩就業的重要抓手。“四好農村路”建設成效顯著,也創造管護需求,交通運輸部提出,將農村公路管護領域就業崗位穩定在85萬個﹔重大工程加快實施,用工需求大,廣東、貴州、雲南等地加力推動以工代賑﹔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快速發展,崗位需求旺盛,平台企業加大招聘力度……聚焦產業升級、擴大消費、重大項目建設等領域,持續挖潛,拓展新的就業增長點,有助於為勞動者廣開就業門路。

提高質量,才能讓就業之路越走越寬。勞動者有就業意願,企業有用工需求,如何破解“有活沒人干、有人沒活干”並存的結構性矛盾?解答好這一問題,也是提高就業質量的重要一環。根據社會需要、產業需求、職業開發優化調整學科專業設置,完善培訓項目設置,提高教育供給與人才需求的匹配度﹔推出全鏈條就業服務機制,形成銜接校內校外、助力成長成才的服務支撐……不斷提升就業質量和穩定性,需要在完善供需對接機制上做文章、下功夫,以破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為著力點,以深化就業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力促人崗相適、用人所長、人盡其才。

就業穩則人心安,人心安則社會穩。我國是個大國,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就業潛力很大、政策工具箱充足。既增添底氣、保持定力,也迎難而上、頂壓前行,穩住存量、擴展增量、提升質量,全力應對外部環境和國內經濟運行變化對就業的影響,必能以穩就業的暖心增強發展的信心。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19日 05 版)

(責編:鄒星、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